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需要新模式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城市群,今后会有成渝等更多的城市群。所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不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而且是承前启后,在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为后来的城市群发展提供经验。
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发展经验可以适用于长江中游地区,例如,通过物流与贸易带动制造业,集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等等。不过,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有利条件,是长江中游地区所不具备的,长江中游地区也有着自己的特性。第一,长江中游地区没有一个吞吐能力强的物流通道。长三角则有长江入海口和杭州湾,珠三角有珠江入海口,这些是国际贸易的物流通道,是这两个地区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基本条件。长江中游有长江水道,但目前的吞吐量还不够大。
第二,长江中游地区没有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这是与第一个条件相关联的。长三角有上海,珠三角有广州和深圳,长江中游三个省的省会是本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但向周边辐射的能力仍有待加强。
第三,长江中游地区没有现成的产业模式可以套用。珠三角、长三角利用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机会,利用了加工组装的产业模式。长江中游地区十多年前就提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但仍需进一步推进。
因此,长江中游的发展需要新的模式,其关键可能正在于“城市群”。“城市群发展规划”本身就意味着三方面的探索。首先,是政府规划与市场发展并举,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规划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发布,这两个城市群在此之前已经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发展起来了。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发布在各城市协同发展、真正成为城市群之前。政府规划将会帮助长江中游地区克服其不利条件。
其次,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历程中,工业化是先于城市化的,在珠三角地区尤其如此。城市化的滞后造成了一些问题。长江中游地区的规划以“城市群”为中心,将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并适度超前,引领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城市群”的建设,形成物流通道和贸易中心(对于长江中游地区来说,这当然要围绕长江这个黄金水道进行),吸引物流、人流、产业的集聚。当然,城市化超前工业化太多也是不可持续的。
再次,是生活与就业并重。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中,外来人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们是被沿海地区较高的收入所吸引。很多人辛勤劳动,生活质量却很差,农民工尤其如此。长江中游地区不可能靠比沿海地区更高的收入吸引人才,只有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它们才有竞争力,这就要靠城市化。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中规院总规划师建言成都公园城市
9月27日,2019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14名公园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成都,共商公园城市的发展。【详细】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这是继首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后,时隔18年再【详细】
地方品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至关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详细】
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