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是“伪现代化”
认识 理解古城的文化价值
记者:而今中国很多城市“千城一面”,拥有的是一种“伪现代化”,而在30多年的城市化中,北京、南京等老城只剩下“文明的碎片”。你曾说“不要支离破碎地理解古城保护”,而要持有一种“全局性保护观”,请具体谈谈这种“全局性”。
姚远:就是要对古城进行整体性保护。这种整体性是指,一个古城从历史留存至今的所有名胜古迹、传统民居、河道街衢等都应该是保护的对象。其实,古代对城市的选址、布局乃至后来对城市内部空间如衙署、寺庙、民宅、园林等的规划都含有古人的大智慧。比如说从前南京城的选址,是一个“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理念,街道如何与城墙呼应,城墙如何与紫金山呼应,都是有考究的。再比如说,古人沿着大运河顺流而下,看见了金山寺就知到了镇江,看见虎丘就知到了苏州,看见六和塔就知杭州已在眼前,城市地标和山水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非常精细的考虑。对这些古城文化价值的理解,需要几代人才能渗透。
记者:你在书里反复提到旧城保护中保持居民“生活延续性”的问题,当下存在这样一个理解:认为改造旧城就能改善民生,你认为这是一种误区。请谈谈原因?
姚远:如果没有原住民,历史街区也就没有了灵魂。很多城市规划者、旧城改造的设计师其实已经意识到,强制拆迁、把原住民整体迁移到新城去,并不一定能够改善民生。具体实施旧城改造的当政者从他们的利益角度出发,觉得让居民住进了新房子,拆迁就是“改善民生的期盼”,其实不然。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问题,原住民“住有所居”了,老人上哪里看病?原来熟悉的生活场景如何复制?人的心理情感如何调节?并不是以住房面积、成套住宅的思维就可以衡量民生改善的好坏的,改善民生和旧城整体保护的协调关系,是多元协调各方利益的一种智慧,绝对不是“一刀切”把老百姓都赶走的方式。
记者:其实这些老百姓才是古城真正的核心所在,你在书里提到一座伟大城市的尺度是“人的尺度”,可否具体谈谈?
姚远:无论是在京都、巴黎还是老北京,人们都可以悠闲地靠步行就享受到商店、咖啡馆、博物馆带来的城市生活的愉悦。真正美好的城市风景,可以激起人们的生活欲望,大家会觉得在这样的城市空间里,享受生活是值得的。我们说老城有人文价值,是表现在人性化的空间尺度上。城市街道布局里,一种为人而非为车设计的小尺度街巷体系,比那些大马路、立交桥更适宜人居。
记者:可是现在中国很多城市还在热火朝天地修着大马路和立交桥,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观念上是不是需要更新一下了?
姚远:是啊,我记得某地方电视台的城市景观节目,航拍下所见各种“气势宏伟”的立交桥,俨然一副“城市现代化”。其实你去北京的西直门立交桥打个车就知道,这个立交桥完全没有任何便利性,拐错一个弯,就要多走四五公里,哪里是一座“为人设计”的城市?其实,人才是城市的灵魂。人们对“伟大”这个词有误区,其实great和big不是一个概念,城市伟大与否和体积、尺寸没什么关系。
不过,中国的现代化是渐进式的,也许城市管理者认为立交桥和大马路就是现代化,但当我们看见了法国波尔多、日本京都的城市景观,我们会知道造高速路、摩天楼只是“前现代化”,城市遗产保护才是比前者先进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理念。当我们看见真正的现代化是什么,我相信我们能逐渐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
编辑: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