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园林记忆的“耄耋老宅”
番禺,在不少老广州的心目中,总是有着不一样的地位。这里是广府文化的“根”。与西关的市井风情相比,番禺的水乡气息更能勾起人们心中的乡愁。这里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古祠堂、古庙宇、古园林、古民居,蕴含着岭南文化的精华,也孕育了不少岭南建筑的典范,“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岭南祠堂建筑代表留耕堂等,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更多的园林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无声无息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伴随着它们远去的,还有人们对“鱼米之乡”的昔日记忆。为了延续乡村文脉,南方日报将与民间文保团体携手,推出“番禺近代庄园寻踪”系列报道,一同深入乡间,寻访那些被时光湮没的庄园,发掘背后不为人知的往事,并为历史建筑与乡村文化保护提供更多的线索。
日前,“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成员向本报记者报料,在番禺大龙街新水坑村里发现了一座被荒草埋没的祠堂式建筑,名为“朗存家塾”。根据蛛丝马迹的文献记载,这座年近“九旬”的老房子背后,竟然隐藏着一片消失多年的民国园林,还勾起了一段几近被遗忘的华侨史。
故园芳踪不见,老宅遗证犹存
夏日午后的新水坑村安宁而静谧。在新水坑村村民的口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叫做“花园”的地名。然而,无论游人如何细心寻找,却没有发现丝毫园林的痕迹。按照村民的指引,记者一行在南约上街的路口,找到了一座大门紧锁的宗祠式建筑,大门上苍劲有力的“朗存家塾”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这里是南约上街17号。家塾主体虽然是中式建筑,庭院外却披上了一件西洋“马甲”——它的围墙与拱形大门是近代西方式的,蔓藤植物爬满了倾颓的外墙,门旁的两条柱子表面大片剥落,门上的铁条同样锈迹斑斑。墙面贴着各种“牛皮癣”,记者没有发现任何文保单位的挂牌。村民为记者打开大门,家塾的前院杂草丛生,令人不禁心生唏嘘。
据村民介绍,朗存家塾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被空置。但跨入大门,记者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当年的恢弘气势。仙鹤、祥云、柳叶、菩提……屋檐上的灰塑图案、颜色仍然清晰可辨。家塾内有两进,大门两旁设有两条青云巷,一条叫“莲茂”,另一条叫“芝祥”,似乎在说明房子主人对富贵气象的钟情。
在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刘伟伦的细心观察下发现,门上有些小字已被划花,但仍可勉强辨认出“沙墟接龙造”“民国丙寅年”等字迹。这是在告诉我们家塾的身世?民国丙寅年即1926年,如果这真是老房子的“出世纸”,那它如今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了。
大屋占地约200平方米,通风良好,尽管满布灰尘,亦不觉局促。不过,房间内的陈设早已清空,只在厢房留下一张红色水磨石凳。不过,东厅留下的一个花罩述说着这座房子曾经享受的“荣华”:花罩上的木刻雕花精美繁复,刻满了花鸟藤蔓,残留的斑驳金箔仍在闪闪发亮。
可是,村民口中传说的“花园”在哪里呢?记者走遍了整个家塾,都没有发现任何园林的痕迹,然而,在东厢房的侧门上,却写着“花园五队”几个黑色大字。不过,侧门早被村民堵死,背后也只有一堵墙,墙外是幼儿园。
有年长的村民告诉记者,在朗存家塾的北面和东面,最初确实曾经有过一个大花园,约占两亩地。准确来说,朗存家塾也曾是这座花园的一部分。园内流水潺潺,沙梨、荔枝、芒果、番石榴、白兰花等层层簇拥,硕大的假山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花园的遗迹渐渐湮没不存,原址也被修饰一新的幼儿园取而代之。“花园”只剩下村民口中流传的一个地名。
编辑: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