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与理论基奠

2015-06-03 08:51:40    作者:张诗雨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浏览次数:

  国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城市作为产业聚集的平台,作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复杂系统集成空间,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规划。城市规划中包含了人类对理想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所以随着城市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选择,决定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思想的不断发展。

  综观近代以来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具有代表性并有深远影响力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是为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问题而设想建设的一种新型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他在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与乡的结合体。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个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借取了“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针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二是格迪斯的“进化城市理论”。生物学家格迪斯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格迪斯倡导区域规划思想,认为城市与区域都是决定地点、工作与人之间,以及教育、美育与政治活动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这些思想对大伦敦规划和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产生影响。他主张在城市规划中应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见为基础,尊重当地的历史和特点,避免大拆大建。格迪斯还视城市规划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运用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揭示城市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所存在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复杂关系。城市规划工作者应把城市现状和地方经济、环境发展潜力与限制条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再作规划。他的名言是“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调查—分析—规划”,即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三是昂温的“卫星城市理论”。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它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共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物,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卫星城”。按其与母城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与独立型。通常,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模也大,有时甚至可达到中等城市规模。按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卫星城市距母城不论远近,均应以绿带包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但实际上两者间常因发生膨胀而连成一体。卫星城市理论是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筑师昂温为伦敦地区制定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当时,之所以采用卫星城镇的名称,主要是因为田园城市已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其次,也为了表明韦林之类城镇同伦敦在经济上有紧密的联系。之后,“卫星城镇”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广泛运用,有时还被用于称呼大城市边缘那些规划良好的工业郊区。

  四是佩里的“邻里单位理论”。这是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1929年,由美国规划师佩里首先提出邻里单位这一概念,它针对当时城市道路上机动交通日益增长,车祸经常发生,严重威胁老弱及儿童穿越街道,以及交叉口过多和住宅朝向不好等问题,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的“细胞”,并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和安全置于重要位置。在邻里单位内设置小学和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并以此控制和推算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为防止外部交通穿越,对内部及外部道路有一定分工。住宅建筑的布置亦较多地考虑朝向及间距,该理论对20世纪30年代欧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颇大,在当前国内外城市规划中仍被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小区规划”理论。

  五是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的深入考察和理论研究,1933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率先论证了城市体系之城市规划的影响。“中心地”指的是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大、中、小城市都有各自的经济中心作用,较大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包含着较小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每个城市的规划,既要看到本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又要看到与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关系。这一理论提示了城市的主导产业对城市规划的决定性影响。

  六是伊利尔 沙里宁的“城市有机疏散理论”。芬兰建筑师伊利尔 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沙里宁认为卫星城确实是治理大城市问题的一种方法,但他认为并不一定需要另外新建城市来实现这样的目的,对于大城市而言,通过它本身的定向发展,使其进行有机的疏散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沙里宁在他的《城市——它的生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

  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旧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