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应抓紧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
今年的梅雨来得既凶猛又顽固。继月中的那场24小时中倾倒了常年三分之一的梅雨量之后,仍然没完没了,持续好多天下个不停,使本地因雨受淹、成灾的消息呈增多迹象,譬如菜地被淹已经造成多地菜农损失,等等。
降雨成灾,当务之急是及时地组织人力物力加强排涝。但往长远处想想,假如我们的城市是“海绵型”的,即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能够迅速吸纳多余的水,而干旱的时候又能把含蓄的水“吐”出来,岂不一劳永逸?
其实,城市像海绵一样,只要规划、建设科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海绵型”城市建设,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有诸多实例,在我国则还刚刚起步。今年3月份,苏州推出的《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就把全力打造海绵型城市作为了城市建设追求目标。
“海绵型”城市把自然降水视为宝贝,其建设过程尊崇自然原理,融合了国内外最新的生态还原、低碳城市、自然调节等改善城市环境理念,要求改变依赖大规模水利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套路,提出以新型路面、绿地和水系为主体,探索城市以“生态呼吸”实现自我修复的途径,最终使城市成为吸存水、过滤空气、过滤污染物质的大海绵,实现降温、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原来人为造成的城市对水和生态的阻绝问题。
简而言之,“海绵型”城市建设,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生态建设的水平。因为,“海绵型”城市要求,对雨水的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储存、利用、导排等方面,而应当成体系地综合考虑水对城市乃至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作用。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此,“海绵型”城市建设,对于苏州而言,具有很特别的现实意义。当下的苏州,河网虽在,水质则差强人意;地处水乡,全市用水量的60%以上却要依赖过境客水。所以,面对连日降雨,最不该的是心生讨厌,而应当心生感念,并抓紧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把宝贵的雨水留下来。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