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告别大拆大建 高下之别在留白

2015-07-13 09:48:12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

  人是万物的尺度

  尺度问题,是困扰上海城市更新的一大难题。

  比如说密度。什么样的密度适合中心城区,什么样的密度适合城镇和乡村,应该有很大区别。泛泛而谈某块土地更有价值,密度必须在1.0以上,反而会损失城市、城镇、乡村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现在,都市人越来越喜欢去乡村休闲,密度高的市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理想生活的种种愿景。乡村的密度更新如果与城市平均水平差不多,它反而不讨人喜欢。

  一些外国学者提出,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一直令全球关注。中国的城市更新,如何和美国、欧洲走过的历史采取不同的路径,重视街道、重视生活、重视舒适度,非常值得期待。

  评审会上一位名叫迈克的外国人,谈起了他的一些感受:

  “我是在一座新城长大的。我的家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所以我从小目睹了新城的成长过程。当时,我只是一个小孩,但是我对城市发展中保留的老东西总是特别钟爱。长大后,我总是想,能不能保存一些现在的东西,留给我的后人?”“现在的城市规划和更新,我特别希望加一些地下通道或捷径。如果你是一个住在城区角落里的人,当你能轻易到达这个区的中心,那么你一定会喜欢所住的地方。”“大家都在讨论生态环境,我眼中的生态,就是在城市中看到很多不同的动物,比如鸟飞过建筑的屋顶,青蛙在池畔发呆。好的生态环境,能把所有的生命带回到城市生活中。这是我的期盼。”迈克的视角,几乎都是基于人的视角。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

  新时代下的城市究竟应该什么样?城市更新,采取怎样的分寸才适宜?也许大道至简,答案十分简单——

  人是万物的尺度。尊重人的城市,就有未来和活力。

  启示

  想不清楚怎么做,就留白,留给未来、留给子孙后代去发展。“正是因为过去规划总是做满,所以今天的更新才会显得艰难。”

  原则

  新时代下的城市究竟应该什么样?城市更新,采取怎样的分寸才适宜?也许大道至简,答案十分简单——

  人是万物的尺度。尊重人的城市,就有未来和活力。

  链接

  纵观全球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更新其实是一个老话题。

  早在1858年,荷兰召开的研讨会上,就对城市更新作了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有各种期望和不满。根据这些期望,小到房屋修理改造,大到街道、公园、绿地和住宅区改善,最终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所有这些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1960年代的美国,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第一次大规模城市更新。但这是一次后遗症很大的更新。彼时的美国主要为了解决种族与社会冲突,以清除贫民窟为目标。这样的做法引发了更多社会问题,最终受到严厉批评而不得不终止。

  1980年代后,美国更新集中在小块土地或建筑物上,比如把工业区、码头区转变为商业区,不牵涉到大规模街区。波士顿的昆西市场改造,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更倾向于使用“城市再生”这个字眼,目的是为了突出:城市更新不只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更是为了社会与经济的复兴。

  在中国,城市更新也不是新鲜名词。

  1980年代初,已经有中国学者把城市更新定义为城市的“新陈代谢”: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历史街区的保护、旧建筑的修复。中国城市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腾飞后,城市问题渐渐露出端倪,历史街区、地方文化在改造中快速消失。为此,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又有人提出城市需要“有机更新”。21世纪初,中国对“城市更新”产生诸多新理解。“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说法不一而足。

编辑:zha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