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关闭"雨后看海"模式 解决城市内涝
每年7~8月,中国多地进入“雷雨模式”。这样的天气在带来丰富降水的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的“下水道”。北京“看海”、杭州“白娘子水漫金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2012年以来,每年均有上百座城市发生内涝。
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这一理念目前正在中国一些城市尝试推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海绵城市”的原理、实践案例与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1.“钢筋水泥”破坏天然“海绵体”
何谓“海绵城市”?资料显示,“海绵城市”的核心定义在于修复和保护城市水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让城市成为“会呼吸的海绵”,能在降雨时有效蓄水、避免城市内涝;干旱时释放水资源,天然地起到调节作用。
事实上,根据专家们的介绍,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块天然的“海绵体”。每当降水形成时,雨雪或直接降落在江河湖海;或通过湿地、绿地自然地面渗透到地下,一部分被湿地吸收,其余的下渗到地下河流,最终流入江河湖海。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版的城市模式全面流行,城市自然“海绵体”惨遭破坏。
“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硬化的地表使得雨水无法渗透。尽管各城市都修建了排水管道,但是一旦遇到强降雨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排水口少、井口小、管道直径不够大、位置不合理,这些都使雨水无法全部流入排水管道,只能‘任性’地在地表‘乱闯’,如果降雨持续且强度不减,雨水更加无处可排,自然造成城市内涝。”
同时,笔者了解到,各地大兴土木、填湖造地,扩大城市规模,将湖泊这个重要的生态平衡阀关死,破坏了整个水循环的良性运转,加剧了城市水生态的不平衡。
“以我国北方为例,城市开发建设前,70%—80%的降雨可以通过自然滞渗进入地下,涵养了本地的水源和生态,只有20%—30%的雨水形成径流外排;而城市开发建设后,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渗入地下。”
章林伟告诉笔者,城市的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呈现了与开发建设前相反的水文特征,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更带来了包括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