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详解南京大校场区域未来新模样 变身城市客厅

2015-08-18 09:14:27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规划师详解南京大校场区域未来新模样——86岁老机场,变身城市文化客厅

  昨日,记者多方证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将落户大校场片区。二档馆之外,还有诸多文化综合体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把民国老机场变成城市文化客厅、文创产业高地的设想,已开始从规划走向现实操作。

  自7月底大校场关闭搬迁以来,如何让南京主城这最后一块黄金宝地产出黄金价值,始终是街谈巷议的热点。南京规划这块黄金宝地,不仅是侧重“文化功能”,还要为“风”留下通道,再现“传统街区”,大校场诸多规划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织补“城市空洞”,留出通风廊道

  大校场机场始建于1929年,解放前一度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航空总站。位于南京主城东南边,北临秦淮河、运粮河,西至大明路,西南接宁溧路,东南至绕城公路,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校场从城市边缘走向城市核心,成为主城联通南部和加强城市东西向连接的重要区域。但多年以来,大校场用作军用机场,包括道路在内的所有城市建设或绕道而行,或戛然而止。

  大校场机场搬迁,10平方公里的空间交给城市。这片居于主城、体量巨大、承载着86年历史记忆的独特空间该如何建设,南京城的百姓、专家和全国规划界都在关注。

  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段进教授领衔大校场片区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该区域11年。他介绍,放眼全国,大城市的主城建设均趋成熟,大校场这样的空间显得非常稀有。大校场规划清晰地体现了两大理念,一是要织补“城市空洞”;二是要保留通风廊道。

  大校场片区未受城市发展影响,形成城市的“空洞”,这个巨大的“空洞”,面积是新街口地区的5倍。今后,交通、生活配套、城市功能的“空洞”都将一一补上。在交通上,江宁和主城相邻区域的一大半都在大校场,大校场将打通三条南北向快速通道,苜蓿园大街会南延、国际路要南下,大幅提升江宁和主城通行能力。在地下交通方面,5号线、6号线和10号线贯穿大校场,是片区的核心站点,加上外围的3号线、13号线,大校场均衡规划了10大站点,实现大校场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在配套上,南京中医院将整体搬迁至大校场片区。

  段进提出,大校场客观上为城市留出了一条东南—西北向的通风廊道,非常难得。这条通风廊道使城市东南和西北向形成对流,让风吹进城市,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未来的大校场一定会保留通风廊道,具体做法是,大校场东南侧的七桥瓮湿地公园和周边总共2平方公里区域不开发,2600米长、60多米宽的主跑道保留。同时,主跑道北侧一整个街区,全部规划成多层。

  聚焦文创产业,建设图书之都

  大校场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议论的焦点。在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主城最后一块连片的黄金宝地,要瞄准高端商务,引进顶级策划,打造天价地块、天价楼盘,吸引最高端的产业,将黄金地块发挥出黄金价值;在坊间,较有吸引力的一种观点是,利用大校场现成的跑道、油库等机场条件,发展方兴未艾的通用航空事业。

  每一种观点的背后,是对大校场未来走向的热切关注,体现了不同的城市发展理念。南京对大校场的定位是城市文化客厅、文化与文创产业高地,文创产业将成为大校场的主导产业。

  在早期的规划中,商务是大校场的重要功能,最后选择了文创,主要是为了和南京南站地区错位发展。二者紧临,都是南部新城的组成部分,南京南站区域主攻商务、商业和总部经济。

  至于通用航空产业,相关人士表示,国家早有相关布点,且通用航空需要更开阔的空间,主城不宜。

  文创产业能承受该区域的地价吗?对城市能有多大财税贡献?很多人疑惑。包括台湾著名建筑学家夏铸九在内的多位海内外学者建议,将出版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规划建设南京图书城。而大校场无疑是发展出版业的最好区域。他们以韩国坡州出版城为例,那里距离首尔38公里,集聚了260多家公司,实现出版、印刷、影像、广播、通信、大学等各类机构的合作整合,创造出3万岗位,每年光举办文化活动就带来1600多亿韩元(折合人民币90多亿元)产业收入,成为展示国家文化活力的窗口。

  南京相关部门正在就建设大校场南京图书城做前期准备,跑道两侧有望结合规划布局图书城基地,发展附加值比较高的策划、制版、展销产业,附加值较低的印刷、物流仓储拟布局在绕城公路之外。

  留下城市记忆,重现传统慢生活

  机场跑道、航运楼、美龄宫、飞机大件库、瞭望塔、油库都会得到保留,大校场将继续承载历史记忆。

  在主跑道北侧,集中规划建设大型的文化综合体项目,在地铁站周边,布局超高层、高密度建筑,争取地块效益最大化。除此,大校场的整体布局呈现小街区密路网的特色,即“小门小店小公司,路窄路多宜慢行”。

  南京主城最后这块黄金地将再现传统街区的城市氛围,小“街”“市”多,大马路少。大校场规划有多条慢生活走廊,类似中国传统商业街市的步行通道,两侧是幼儿园、菜场、小公园、小商店等生活服务配套,车辆禁行,小孩可跑可奔,安全无忧。

  大部分区域采取产居混合模式,产业和居住交融一体,用于居住还是创业,全凭购买者自由选择。

  自7月底大校场搬迁以来,已有不少文化机构前来洽谈投资落户,相关人士表示,不担心大校场的人气。至于地价,交给市场,市场会遴选出那里的居民和产业。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规院总规划师建言成都公园城市

  9月27日,2019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14名公园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成都,共商公园城市的发展。【详细】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这是继首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后,时隔18年再【详细】

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