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规划37.4平方公里区域首试“海绵城市”

2015-08-19 09:08:07    作者:于海     来源:沈阳日报     浏览次数:

  下雨的时候吸收雨水,干旱的时候再把水“吐”出来,城市像海绵一样,有着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这就是“海绵城市”效应。沈河区双河城公园今年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市建委和沈河区城管局首试“海绵城市”效应。8月18日,记者实地探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处“海绵城市”是由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滴灌系统三部分组成。据了解,在双河城公园3万多平方米绿地下面,建设者设置了一个能够容纳300立方米雨水的收集池。下雨时,公园附近的市政雨水井中收集的雨水,会通过管道流入收集池。经过渗透、沉淀,雨水再被潜水泵抽到滴灌系统中。“下雨天收集雨水,干旱的时候,再用雨水浇灌植物,如此循环下去,一年能节约大量地下水。”沈河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市建委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研究管网改造、园林绿化、水系治理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下半年,绿化、公园改造、道路整修及沿河项目的建设和改造,都要按照“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实施。

  目前,沈阳已规划了37.4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域。

 

编辑:jiym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