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何以蝉联中国最宜居城市?

2015-08-24 08:49:37    作者:罗文范 林群贤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经济发展为宜居城市注入宜业活力

  专家声音

  本次宜居城市竞争力研究,没有直接涉及到经济发展等硬指标。

  在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彭澎看来,宜居城市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尺度,经济发达的城市不一定是宜居城市,环境优美但缺少就业的城市也不一定宜居。

  “经济发展与宜居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彭澎解释,宜居城市还涉及每千人小学数、人均道路面积、每万人医生数等指标,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这些基础设施也无从建设,宜居也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宜居的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优势。

  他认为,珠海目前的生态环境已非常宜居,经济发展也正处于高速上升的势头。珠海通过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发展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内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并通过“装洽会”、航展、马戏节、WTA等品牌活动,增强对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为城市发展注入宜居宜业的活力。

  在刚刚闭幕的首届珠西“装洽会”上,珠海签约项目28个,涉及智能制造、海工装备、3D打印等多个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投资额354.6亿元,位列“六市一区”首位。不少企业家就表示看中珠海优美的城市环境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携手共进的原则下,未来珠海的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将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推动国际宜居城市建设。

  宜居标本

  社区体育公园

  58个公园提升“家门口”的幸福感

  绿树和红花的掩映之下,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健身场地一应俱全,人们在北山社区公园里嬉笑打闹,不亦乐乎……

  这样的社区公园比比皆是。从2012年始,珠海主城区香洲区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谋划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内未经充分绿化的“边角闲置地块”和尚未充分利用的“街头山边绿地”,在全区核心地段高标准、高效率建成了58个社区体育公园,免费为市民开放。这些公园个个绿意葱茏,百花争艳,曾经的市容“黑点”变成一道道宜居的风景线。

  作为一名资深的足球爱好者,今年36岁的龚江峰成为北山社区公园的“常客”。“以前经常找不到踢球的场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约上朋友一起竞技,太方便了。”龚江峰说,经过半年多的锻炼,他的体重有所下降,人也变得更加健康了。

  像他这样受益的市民还有很多。自首批公园建成以来,珠海社区体育公园已累计接待了200多万名市民与游客,并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好评。在已经建成的58个公园中,随时可以看到市民阖家结伴,或者邻居之间三五成群,散步、聊天、赏花、种菜、打球、健身、读书、做游戏。这58个公园在“不征地、不动迁、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原则下,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和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的双赢。

  通过3年多的建设,香洲社区体育公园已初步形成了群众体育、滨海浪漫、生态林蔬、商业闹市、历史时空、城乡结合等六大特色,在全国率先确立了社区体育公园的定义,并使得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总结出完整的、具有科学量化数据的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标准,树立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典范, 成为其他城市借鉴的样本。

  以规划引领建设,珠海香洲区将在2017年前建成132个社区体育公园,分区、镇街、社区三级,全部建成后将与绿道网、慢行系统连接起来,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立体全民健身网络。

  香炉湾沙滩修复

  1.5公里黄金沙滩提供休闲空间

  四艘满载黄沙的工程船一字摆开,源源不断地往珠海香炉湾海面吹沙。按照计划,到今年底,珠海渔女旁将出现一条长达1.5公里、滩面宽50米的人工沙滩,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的空间。

  据介绍,香炉湾是一个半月形的海湾,上世纪70年代,香炉湾一带岸线绵长,形成自然沙滩,吸引市民和游客在此嬉戏、玩乐。后来,由于在原址上修建了情侣路,香炉湾的沙滩逐步退化甚至消失,恢复历史沙滩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经过多方的调研和准备,珠海将借鉴巴塞罗那人工沙滩建设的经验,在香炉湾打造一个“凹”字形的人工沙滩,再现当年黄金沙滩的情景。

  修复后的人工沙滩将建设宽30米的绿化带,并配套凉棚、座椅等公共设施。除此之外,人工沙滩将创新雨水管理系统,强调再生水资源在城市中间的导流、源头净化、储存、缓慢排放至下游,融入城市的环境和生态的修复中。雨水花园、透水路面、集水草沟等系列措施将在该区域运用。

  沙滩修复工程只是香炉湾野狸岛滨海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的一部分。根据规划,占地3.6平方公里的香炉湾片区将以“山海链”和“山海恋”为设计理念,从交通组织、公共设施配套、滨水活动策划等方面着手,打造为城市山海中央公园、国际文化艺术海洋。

  据此,香炉湾片区将整体形成1个动感圆环,1个文艺绿岛,1个浪漫海湾,5条缤纷海岸等8大景观形象主题区,同时借鉴世界优美海岸线交通处理的经验,提高滨海空间的公共性和步行可达性。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