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探路海绵城市 破解内涝实现优水不忧水
有何优势?
依山傍水,“单一”变“多样”
黄石申报“海绵城市”试点,是极具优势的。
黄石襟江带湖、山川交错,市境内湖泊遍布,城市的山水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天然的吸纳、储存和调蓄保障;而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基本形成,已形成了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的各类绿地。建成区绿地率达36.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6平方米,绿地覆盖率38.64,为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奠定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2015年,黄石市计划在城区改造和新建10条、总长为20公里的城市绿道,并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目前,原定年底竣工的3.5公里逸趣园路绿道在市建委的督促和努力下,预计10月底基本完工,可提前2个月完成原定目标,届时市民将有更多的以绿道绿廊为纽带,连接城区间公园、景区景点等公共休闲绿地。
与此同时,黄石市作为全国节水型试点城市,与水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市内河湖众多,水网发达,为海绵城市提供了充足的调蓄空间和良好骨架。
然而,年年建设年年涝,绿化灌溉成本居高不下。为何会这样?又该如何改变?
市建委园林局副局长王建国分析说,传统市政信奉“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顺畅”的模式,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以雨水下渗为例,王建国说,“像黄石这样的南方地区,考虑到土质、降雨分布等因素,一般而言,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渗入地下,其余可汇入江河。”
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改变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最终目标是将对雨水利用的单一途径转向多途径,在排水之外,还充分利用植被吸收、河湖湿地蓄水、马路和土壤渗水、水池收集等方式分流雨水。被蓄积的雨水可以再次利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用水难。
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使城市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实现市民对水的五大期盼——水安、水利、水美、水活、水亲。
如何决战?
黄石要打“特色牌”
“在新建项目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审查时,会结合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积极协调开发商开展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收集雨水用于小区景观和绿化。”王建国告诉记者,而黄石是有基础的。
宏维·山水明城是黄石首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节能示范工程。早在2007年,该小区被列为开发区首批节水型创建小区,在创建海绵城市建设小区方面,更做出了一定探索。
该小区在17号楼旁建造了近1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窖,收集屋面、露台、地面的雨水,使其过滤、沉淀后用于补充景观用水和就近绿化浇灌,每年可节水近千吨。同时,大量使用透水砖、植草砖,蓄涵水分;采取雨污分流,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
据了解,目前黄石建成的典型项目有磁湖北岸雨水湿地、生态护岸工程,宏维·山水明城小区的雨水回收循环利用,及黄石顺佳·舣景广场的生态绿色屋顶项目,而且有多个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如何决战明年的“海绵城市”试点之争,王建国笑称要打黄石“特色牌”。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王建国说。目前,许多城市建设千篇一律,逐渐失去了自己城市的文化和风格,缺乏灵魂和个性。
他认为,黄石要按照城市形态发展定位为现代化生态城市理念建设海绵城市。正确合理地处理好老城区、新城区、园区的开发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建设中保护,既保存自然生态文化,又展示时代精神、文化风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海绵城市风貌。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讲究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从总体上提高生态环境和景观水平,提高每一项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水平,加大海绵城市建设科技含量,丰富城市生态环境景象,向生态环境自然优质发展,创造最佳的生态海绵城市环境。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