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关系

2015-11-05 09:40:39    作者:陈吉楚     来源:三亚日报     浏览次数:

——以三亚海绵城市建设为例

  ■编者按

  近日,海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三亚专题研讨会在三亚召开。会议以“‘双修’、‘双城’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与会嘉宾就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发展路径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建言献策,为“双修”、“双城”以及三亚城市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理论动力。对此,本报将分两次刊发两篇精彩的研究文章。本期先刊发由北京土人海绵城市建设分院院长王欣研究的文章,下期将刊发三亚学院副院长、教授沈关宝的研究文章。望读者能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海绵城市建设内涵以及与城市发展转型之间的关系。

  王欣,工程师,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旅游策划、产业规划,曾任职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公司、芬兰STOKMAH地产公司、圣彼得堡HUU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任职于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任海绵城市建设分院院长。曾参与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规划设计、涅瓦大街南端商业定位与发展策划、兰州西固休闲商务核心区概念规划、海南屯昌城市设计、海南省海口市石山镇发展建设总体策划、海南省三亚市六盘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几十个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思想主要体现为遵循礼制形式、“相法天地”堪舆风水、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从西周时期起奠定的礼制城市建设理念,成为此后古代都城建设的基本思想,主要特点包括:中轴线对称、方格式路网、宫城居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等。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便于管制。典型城市如唐长安城、宋汴梁(开封),元明清时期北京城。

  近代中国战乱频频,城市建设受到极大破坏,随着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城市逐渐进入工业化阶段,城市发展表现出区域上的不平衡。

  建国后,初期城市建设主要是整治城市环境,改善人居条件,之后历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动荡,中国城市建设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全面恢复,90年代后,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核心,工业快速发展,人口、产业形成集聚现象,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导致城市空间扩张史无前例,近10余年来全国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急剧下降(张京祥,赵丹,陈浩,2013)。这一时期城市建设思想是增长主义,强调展示性、纪念性,城市景观唯形式美而设计(俞孔坚,吉庆萍,2000),追求气派、攀比。具体反映在:无论什么性质的城市,都修建纪念性和展示性的“景观大道”,超尺度、重展示而非使用的城市广场;河道硬化、渠化、大修防洪堤、高坝蓄水,各地争相修建第一高楼,欣赏人工的形式化景观,而非自然的、丰产的景观等等(俞孔坚,2003)。在急速城市化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环境问题,同时形成现在中国“千城一面”的现象。

  当今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长期的增长主义发展方式造成经济、生态、社会等发展目标的失衡,城市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盲目扩张,“摊大饼”发展随处可见,导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城市暴雨洪涝加重、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居住空间极化、新城市贫困、城市新区沦为鬼城、空城、城市文脉断裂等等。如何调整城市建设方式,使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因素达到相对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中国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变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思想,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前提和关键。

编辑:zha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