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一定要警惕这四种不良倾向
倾向二:独占话语权,拒绝沟通和交流,并随意地跨行指导。海绵城市是一个影响因素复杂的综合系统,涉及到城市规划、市政交通、水文水利、地理地质、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筑结构等多个专业;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需求,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的思考,必须从整体进行思考、从全局进行权衡,才能取得最好的建设效果。
因此,在海绵城市这个大理论体系中,我们需要的是各种思维的碰撞,是集体智慧的升华;而不是某一专业、某一领域掌握话语权后,用单一思维扭曲全局考虑,甚至左右其他领域的正常思考。
目前的很多海绵专家,多数都是从单一学科转型过来的;这些专家在自己的传统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权威,但受限于自己知识框架,并不能从全局上把握和统筹海绵城市建设,往往在不深入了解其他专业的情况下,不严谨地跨行业去指导,造成“外行指导内行”、“越帮越忙、越帮越错”。
比如说,让一个污水处理专家来指导城市规划用地的布局,让一个水文专家来评判建筑结构的设计,可想而知都是不合适的。但目前就有这么一种倾向,把某一领域的大师当做无事不晓的先知,希望其一劳永逸地解决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往往实施效果和期望背道而驰。
这里有个很明显的例子:我国的园林绿地建设具有明显的特色,景观精细、绿量大、综合效果好,但在设计下沉式绿地时,有个别市政排水专家不顾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当地的水文地质,坚持要求引进国外实践案例中用过的植物,即使植株稀疏、景观效果差,仍号称“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中的植物就是要做成欧美那种粗犷、原始的特色”,完全摈弃我国园林行业固有的特色和成果,被相当一部分园林绿化专家指责为“以摧毁一个行业来拯救另一个行业”;实际上,这种即适应下沉式绿地设计要求、又满足园林景观效果的本地植物比比皆是,只是不为市政排水领域的专家所知而已。
倾向三:为吸引眼球,故作惊人之语,不惜误导舆论和作空口承诺。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必须澄清的事实是:不管采用哪种办法,城市内涝的防治始终是有一定标准的;如果遇到超过设计标准的暴雨,仍然会发生内涝。海绵城市的建设当然无法杜绝内涝的发生,但可以减少内涝的次数和缓解内涝严重的程度。
编辑:xiongs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