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光:武汉园博会大师园与创意园营造实录
2.重生之园
方案主创设计师为韩国人,施工图设计师在吉林,整个施工蓝图只到达方案深化的标准,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跨度十来米的桥为泥土面,经不住雨水侵蚀,最高处距离水面一米却没有栏杆;木凉亭、廊子、屋顶种植有花草,但顶部没有防水设施,且花草如何浇水养护、如何更换存在问题;玉流川雕塑的尺度、形态及安装需要再深化。
3.生园
墙面玻璃水洗石和地面陶瓶碎粒水洗石难以搜集,于是将废弃的陶罐和各色玻璃瓶砸碎后进行反复筛选然后使用。
4.沉淀园
原设计为下沉3米的巷子,因结构原因改为地下2米,地上1米。主要难度为弧形墙面的凹凸造型,起初准备砖砌,试了一段后因墙面造型变化太大改用模板造型,再试用后还是难度太大,不好控制,改为GRC造型喷漆。这个问题提醒我们,创意设计师在初创阶段对材料的特性、表达、理解必须优先考虑。
5.“地平线——水平线”
此园的特点是面积很小,全部为散铺白矾石和荧光石,然而整个场地北高南低,高差接近2米,且地形丰富,散铺材料无法固定。所以,经反复商议后,用水泥固定石子,粘贴密度严格控制到尽量不露水泥。
6.半园
方案设计师对材料的标注仅是何种颜色或质感,而具体的品种还需逐一落实给施工单位。
7.生命之台
原设计北高南低,高差为3.5米。因为创意园区内所有的挡土墙或景墙之间的落差均缩小至2米以内,所以对这个3.5米的高差进行分解,做成三个台地,再结合场地找坡,将中间跌水部分高差控制在2米,同时对台阶周边的耐候钢板跌级花池重新调整,节约了施工时间和工程成本,效果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8.掌园儿
因为该地块刚好位于高压线下,所以对原设计中的鹅掌楸进行了位移,并缩小其规格。原设计中的定制彩虹墙、矮墙和坐凳均进行了简化与优化。
9.“水的颂歌”
原设计中的凉亭为清水混凝土造型,异形曲面外挑长度达7米左右,厚度为12厘米。但现实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异形曲面模板和清水混凝土表面均达不到设计要求。最后经设计师同意,在不改变造型的情况下,改为钢结构骨架加小龙骨外挂钢丝网,表面粉刷后喷外墙涂料。
以上种种问题,在现场指挥部有关技术领导、技术总工以及我方设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都得到了解决,尽管仍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基本上实现了原初设计意图。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收获了经验,吸取了教训,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后记:
受中国风景园林网与《世界园林》杂志之邀,本文从技术角度略谈了大师园与创意花园的落地执行情况。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紧张的工期,以及对施工质量的高要求,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与技术专家付出了巨大努力,而我司仅是负责其中小部分配合工作。在此特别感谢武汉市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杨念东先生、设计总监唐强军先生以及园林建筑设计分院院长李冰先生在合作中的辛苦奉献,更感谢武汉市园林局局长苏霓斌先生对创意园及大师园的热情关注与亲临指导。
编辑:kangyu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