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瘦身”启示录:从“增量”到“减量”
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外迁、通州升级北京城市副中心、着手搭建多层级通风廊道、交通一卡通可实现跨区域使用......北京近一两年在城市发展和区域规划上可以说步伐不小,节奏也很快。
25日,北京市“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的最后一场在通州召开,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对正在编制中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副中心规划进展与亮点进行详细解读。
据王飞介绍,北京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特别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倒逼城市功能调整、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当前北京市规划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是由扩张型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结构的规划,这是历史上首次由“增量”规划向“减量”规划的改革。
为实现“减量提质”,解决困扰北京发展的众多城市病,目前已确定多个硬指标:2020年及远景常住人口2300万的控制目标;平原区的开发强度到2020年控制在45%以下,远期力争下降到40%以下;在用地结构上,也将压缩生产空间规模,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从而形成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控制、下降、压缩,北京城市规划的减法模式清晰可见。其实在北京贯彻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纲要时,这一减量思路就已基本明确。在去年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动会议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核心和首要任务,控增量、疏存量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切入点。
这份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包括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4个领域,并分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实施。非首都功能的逐步疏解,印证着北京城市规划的减量思路。
与减量同步,北京未来的发展注重提质、保护、宜居。在25日的报告会上,王飞透露,北京将重点保护、恢复重要历史水系;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保护核心区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等。同时,将建设完全对市民开放的滨水绿色空间,实现每个街区内都拥有一处高品质的集中公园绿地,实现约85%居民居住在距公园200米范围内,保障市民步行10分钟到达公园等。
可以说,这些规划让我们对北京未来的城市生活满怀期待、格外憧憬。这既是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北京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做出的有益探索。此外,减量提质的思路对其他城市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编辑:zhaoai
相关阅读
中规院总规划师建言成都公园城市
9月27日,2019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14名公园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成都,共商公园城市的发展。【详细】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这是继首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后,时隔18年再【详细】
地方品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至关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详细】
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