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疮痍如何变身生态绿肺?
北京园博园
——生态科技造就绿色地标
由建筑垃圾填埋场变身园林殿堂,北京园博园建成3年以来,成为140余项大型活动的举办地。当初规划的生态功能设想如何得以实现?
由建筑垃圾填埋场变身园林殿堂,北京园博园建成3年以来,成为140余项大型活动的举办地。当初规划的生态功能设想如何得以实现?
3年前,北京城南一处乌烟瘴气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华丽变身为汇集中外园林景观精华、生态科技的殿堂,将秀美山川展现在世人面前。
3年间,这座园林殿堂不断完善、整修,举办各类大型活动140余项,并成为“彩色跑”在亚洲区域首次亮相的举办地,“彩色跑”也成为这里每年的固定举办项目。
3年后,它早已成为北京标志性绿色示范工程,与北京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南北两肺”,彰显生态文化无穷魅力的同时,为北京城市生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就是北京园博园,一座“化腐朽为神奇”的园林殿堂。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桥遥相呼应。园内绿地、碧水相依,树木、花卉成群。凡是来到园博园的游客,都会乐而忘返于湖光山色,目不转睛于花开鱼嬉。
而其最美之处除园内的秀丽美景,便是那景观中“暗藏玄机”的现代生态科技。
锦绣谷,花木密布,需水量大,但却能实现“精准灌溉”。园博园园林绿化部部长黄海荣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设计之初采用了智能信息技术,把锦绣谷内每一棵树木的情况录入计算机系统。如今,系统会根据树种、树龄等数据判断每棵树的“饮水量”,这大大避免了水资源浪费,也节约了人工灌溉时间。而对于为园内大面积提供水资源的这项重任,便由园内的雨洪利用系统承担。
雨洪利用系统大体可以分为园林景观和水利两个体系。园内采用渗透与回用相结合的雨水综合利用方案,在人行道和广场上使用透水铺装材料,使雨水渗入地下,经过滤后被收集到地下储水池里。而由园博园湿地公园和园博湖,乃至整个永定河水系组成的水利体系雨洪利用系统,不仅能将降水全数收集,还可以在北京市大雨来临时,收纳园博园内流出的雨水。“每到盛夏时节,从园博园排出的雨水会经过湿地的净化,再进入园博湖,最终汇入永定河水系之中。这也完全符合建设之初永续利用的设想。”黄海荣说。
之所以说园博园为北京城市生态建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原因之一在于园博园内把空调“埋”到了地下。
地源热泵系统是保障园博园主要展馆冷热供应的主要工具。负责园博园内该系统项目设计的北京华清荣益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吉标说:“该系统就是让水到地下转一圈,利用地下土壤的恒温进行冷热交换,再带到地上。它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的特点,尤其符合园博园的生态定位。”
根据使用测算,当热泵系统在电量转化时,输入1份电,能从地下提取3份的热,最后是4份热,比电锅炉节省2/3以上的电能,比燃气锅炉节省1/2以上的能量,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40%-60%。
除此之外,园内建筑、植被以及再生水资源的利用均与现代生态科技相结合,真正遵循了景观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和低碳、绿色理念。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气象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近年来,园博园所在区的丰台区气象局,不断加强对园内生态气象的监测和气候变化分析,为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建设园内自动气象观测站,对常规气象要素进行观测,观测资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北京园博园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
编辑:kangyuxuan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