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海绵城市”建设应和民间水利工程结合

2016-07-07 08:54:08         来源:网易新闻     浏览次数:

  入汛以来,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内涝严重。怎样防涝,一时间成了摆在这些地方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这也令“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寄希望通过打造“海绵城市”一劳永逸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告别“一下雨就看海”的尴尬境地。对此,媒体专门采访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海绵城市”专家俞孔坚教授。

  最好就地解决水问题

  记者:现在“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很火,但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的准确意思并不了解,您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吗?

  俞孔坚:“海绵”的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提出。他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近年来,更多的是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海绵城市”的确能够在不同尺度综合解决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和相关生态难题。

  记者:打造“海绵城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俞孔坚:首先,最好就地解决水问题。把灾害转嫁给异地,是几乎一切现代水利工程的起点和终点,诸如防洪大堤和异地调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对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祸害转嫁给无辜的弱势地区和群体。“海绵”的哲学却是就地调节旱涝,而非转嫁异地。中国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将水作为财,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中国广大土地上的陂塘系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系统,其实都是典型的大地海绵系统。

  记者:那么,像陂塘系统、桑基鱼塘这些民间分散的水利工程对现在打造“海绵城市”还有优势吗?

  俞孔坚:有。我们要重视分散的民间水利工程的价值。中国常规的水利工程往往是集国家或集体意志办大事的体现。从大禹治水到长江大坝,无不体现着这种工程观。但集中式大工程,如大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堤、城市的集中排涝管道等,失败的案例并不少。

  而从当代的生态价值观来看,民间的分散式的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中国广袤大地上古老的民间微型水利工程,如陂塘和水堰,至今仍充满活力,受到乡民的悉心呵护。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千百年来滋养中国农业文明的民间水利遗产,有些未被好好利用,甚至遭到某些现代强势水利工程的摧毁,这其实并不利于排涝。

编辑:wanglongzha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