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案例讲述历史街区如何再造活力
案例:台北保安宫历史地区
保安宫俗称大龙峒大道公庙,位于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上,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大龙峒当地的信仰中心。保安宫地区为台北市早期发展主要据点之一,也是深具历史文化资源地区,除有形文化资源外,还包括保安宫及孔庙庆典、民俗信仰、地方历史事件等无形文化资产,以保安宫年度庆典保生文化祭最具特色。
保安宫地区再生的社区参与连结4种行动者及其网络,在保生文化祭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1)庆典绕境活动之参与:首先系保安宫所辖民俗艺术网络,包括传统艺文与祭祀团体、地方民俗乐团、相关地方庙宇、志愿性艺文组织与信仰组织;
2)家姓戏之参与:保安宫负责邀请台湾专业性、社区业余传统戏曲团体以及地区性学校艺文社团;
3)都市行销活动之参与:台北市政府动员内部行政机构,包括市发展局、文化局、民政局、大同区公所等共同参与庆典规划,并由政府制作广告用于平面与电子媒体宣传;
4)地方社区专业者与义工组织之参与:提供社区居民自我展现之机会,参与范畴包括传统文艺活动(如南管乐团、歌仔戏)及社区文化教育服务(保安史迹解说、健康教育讲座、图书馆设置)。社区居民是义工组织主要来源。
台北保安宫文化节公众参与网络
当地政府与当地的社区团体的合作关系主导了保安宫的再生项目。当地政府改变传统层级管理的方式,采用合作治理的管理体制,协调三方面的关系:寺庙-社区-政府,这三者在文化动员与环境改善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联合其他两者以一种新的“协同治理”进行“社区为基础的文化规划”,并且调动媒体和旅游产业等公共资源,来共同提升保安宫的形象以及文化节的影响。
保安宫遗产保护的策略在200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保护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保安宫再生的成功源于采用公众参与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编辑:li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