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与传统园林的“妙造自然”

2016-08-05 09:20:06         来源:植物网     浏览次数:

  掇山理水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体现出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它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

  真正把叠石掇山作为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是从中唐时期开始的。这时期,对自然美的追求在禅理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更注重自然而然和谐自适的心境。禅家讲心外无别法,即心是佛,此心乃是平常心,既无所执著自在自适之心。在这样的文化心理背景上,兴起了赏石之风尚。自然不再是占有的对象,而是借山体抒怀适意,体味那种自由无碍、适性安恬的精神境界。因此,以单块列置奇石的方式或以小型堆叠山体成为欣赏的对象。

  由此可见,传统园林通过叠山置石,把大自然吸收到宅院内,以再现天性。这集中体现了庄、禅思想影响下的人们的精神追求,即与宇宙万物的自然生命相协和,生生不息却又不可以执着。独具特色中国园林的置石叠山主要是一种精神写意,是精神境界中的自然。

  在园林审美中,“水”能够充分昭示禅境的奇妙物象。如唐丹霞子淳禅师所理解的水月寂照之境:“宝月流辉,澄潭布影,水无蘸月之心,月无分照之意”,说的是水景可以让人体会到自然界的无限生机和道理,摆脱社会现实中各种事物带来的羁绊,还人本来心性。正因为如此,禅师们也爱用水景来暗示禅境。这种关于水月之境的园林审美还有很多:

  心如定水随形应。

  疏影横抖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由此可见,一方池水,妙映自然,心物相融,澄照浑然。借一泓池水的照境以观物,从而获得了澄淡恬静的心性境界。在禅境中,水极为传神地代表了一种清澈空明,不染纤尘的本然清净状态,这也就成就了“潭影空人心”、“流水鉴禅心”之类的园林禅趣。

禅理与传统园林的“妙造自然”

  建筑与自然的融揉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园林艺术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园林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共同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气韵生动的园林艺术品。以山水为主,结合山水形势特点,巧妙构建建筑物,使之于山水风格统一,融合成自然天成般的景观体系,这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基本原则。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他在《辋川集》中这样描述建筑物

  独坐幽草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轻舫迎仙客,悠悠湖上来。当轩最樽酒,四面芙蓉开。

  草堂者,盖因自然之溪阜……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这段话讲的别业园林应“因自然”、“昭简易”、反对“靡者”的妄加修饰,要按照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地貌,追求素朴典雅。竹里馆建在幽静的竹林深处,诗人抚琴长啸,知情知意的明月,透过竹林,洒落在诗人身上,陪伴着他,慰籍他的孤单。以文杏为梁、香茅为宇的文杏馆所处地址较高,背倚高峻的山岭,俯视山前的北户,高雅脱俗、迥出尘世。临湖亭上可以品铭弹琴,饮酒赋诗,观景赏心,尽得水趣。达到“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的禅境。这说明通过建筑本身,可以欣赏到外界无限空间中的自然景物,使生意盎然的自然美融揉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美境界之中,建筑空间与园林风景互相渗透,人不出亭,就能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

禅理与传统园林的“妙造自然”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