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管理模式改革
广东省城市规划行业管理模式
改革的实践探索
1.明确四大管理重点,搭建行业自律管理基本框架
在行业管理的内容和管理重点方面,广东省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特点,充分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初步拟定和设计了以四大管理主体为重点的框架体系。
(1)机构资格和能力的评定
行业协会承接城市规划编制单位乙级和丙级资质管理职能,建立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能力认定机制。从欧美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这些国家并不存在基于市场准入机制而设定的城市规划机构资质审批机制,但却存在面向大学设定城市规划专业的认证机制,协会组织专家对学校的专业教育水平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将影响相关学校学生就业后参加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条件。从我国的改革方向看,城市规划资质不再作为市场准入条件,城市规划资质逐步由市场准入条件向能力认证方向转变,并在城市规划招投标项目中作为重要的评分因素。在评定的具体方式上,逐步细化为分级评定和水平评定两种结果。分级评定主要是延续传统资质管理中甲级、乙级和丙级等分级评定方式,是对机构的人员数量、技术构成和办公硬件条件等进行评定。水平评定则是对该机构的技术能力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分为A、B、C三种不同类型,评定依据则与该机构获得的优秀项目数量及科技进步奖数量等挂钩。
通过资质评定方式的优化,一是解决当前部分规划机构靠技术人员挂靠申请资质,技术水平较差却无法通过资质进行识别的情况,促进各规划设计机构真正提高技术水平。二是为机构规模较小,但在特定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较高的技术水平的小型、微型设计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在部分细分规划类型上,规模小、水平高的“丙A级”企业,可能会比规模大、水平低的“乙C级”企业更具竞争力。
(2)个人注册资格管理
从欧美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个人注册资格管理是行业自律管理的基本要件,如美国规划师协会及其注册规划师管理制度、英国皇家规划师协会及其城市注册规划师制度等。协会作为全体规划从业人员的利益代表,对全体规划工作者进行管理,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工作者进行注册管理,以证明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未来,可在完善个人注册资格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主持或参与优秀项目的数量,对个人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分级评定。
(3)优秀规划项目的评选和推荐
开展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评选是现有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国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开展优秀规划项目评选,有利于鼓励行业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此外,优秀项目的评定结果也将成为机构资质管理和个人技术水平管理的重要依据。
(4)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
在行业标准方面,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规划指引,对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特定专题形成系列引导性政策和技术要求,并为规划成果编制和评审提供依据;在行为准则方面,通过制定“规划师执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企业行为准则”,建立规划师的个人职业操守监管机制和企业行为监管机制,如出现严重违反执业操守的行为,可取消相应的执业注册资格或企业资质评定。
2.采取“分两步走”的形式,逐渐实现由行政管理为主向行业管理为主的转变
为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让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工作顺利交接,逐步实现政府由直接管理者向行业发展监管者角色的转变,广东省采取“分两步走”的方式,有序推进行业管理模式改革。
第一步是由“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向“政府监管,行业承接”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签订职能转移协定的形式,逐步将现有的管理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来源于政府委托,政府部门通过职能转移协定对行业协会的各项行为进行监管,行业协会定期向政府部门进行情况汇报。在此阶段,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仍较为密切,行业自律管理在政府的监管下按协议约定开展。
第二步是由“政府监管,行业承接”向“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转变。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的行业管理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各项行业管理制度,对行业内部的机构和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对违反行业行为准则的行为予以惩罚,形成一套建立在市场诚信体系下的管理制度。政府对行业协会的直接指导减弱,但依然承担着行业监管的角色。
编辑:li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