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构建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有着“东方水城”之称的苏州,水生态本底条件优越,不仅城市内部密布的水网对雨水滞留和调蓄的能力很强,近年来逐步扩展的大面积绿地和河湖湿地等生态结构网络,也为苏州建设海绵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到2020年,苏州在保护规划区内河网、湿地、大型绿地等天然海绵体的同时,要构建一个“凭临太湖,西水东水、五楔两带、内环外廊、多节点”的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海绵时代”来临,将为城市带来哪些改变?规划已然描绘出了蓝图。
保障水安全中心区防洪标准200年一遇
水源水质100%达标
苏州作为水城,确保城市不因水灾受害是基础。
对此,海绵城市规划中提出了详细的对策。在区域防洪体系中,落实太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实施环湖大堤后续工程,提高流域洪水蓄滞能力和水资源调蓄能力;从望虞河北排长江,自太浦河东流黄浦江,增加排泄太湖洪水能力;建设京杭运河沿线城镇群联合防洪体系,降低周边洪涝风险。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将提高。其中城市中心区为200年一遇,其他地区为10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上,城市中心区为50年一遇,其他地区为30年一遇。同时,为保证行洪安全,将逐步建设疏通主要防洪排涝通道,包括望虞河、太浦河、吴淞江、京杭运河等主要洪水外排骨干河道,以及元和塘、外塘河、娄江等中心城区主要防洪排涝通道。
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同步进行,规划提出以太湖为水源、阳澄湖为第二水源,西塘河为应急水源,实施区域集中供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要达到100%。同时实施望虞河引江济太工程,以长江水源补充太湖水量、改善太湖水质,并要注重维护太浦河、望虞河两条清水通道,更好地保障苏州市饮用水安全。
编辑:wanglongzhao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