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海绵城市如何帮城市应对暴雨袭来

2016-08-09 09:49:2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浏览次数:

  规划滞后排水管网欠账低级

  事实上,“水患”已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共同难题。除了硬化面积过多外,如今担任城市防汛重任的排水设施也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市城乡管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太原市的排水标准较低,多数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连基本的雨污分流系统都未形成,还存在排水系统老化、更新难等问题。对于这点,张弛也表示十分认同。

  他说:“如今的城市建设中,有许多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体污染;而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合用,暴雨来临时雨水通过这种拥挤的管道排放就不畅快,容易导致内涝。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普遍的做法又是重地上轻地下,对原有排水系统考虑不够,仅有的绿地更多地考虑美观,没有协同承担蓄滞雨水的作用,这也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道‘硬伤’。”

  谈及目前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问题,市规划设计院一专家认为:“排水口少、井口小、管道直径不够大、位置不合理等,这些都使雨水无法更多流入排水管道。如果降雨持续且强度不减,雨水更是无处可排,造成内涝。”这位专家介绍,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的历史欠账太多,基础薄弱。

  《太原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去年已编制完成,对于太原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当中提到,太原市现有排水管网长约1000公里,多数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特别是市区中心的老旧管网,雨水和污水混合非常普遍,因雨污不分,减缓了雨水的排退能力。不仅城市原有排水管网系统很不完善,原有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也太低。张弛也说到了这一问题,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管道建设依照的是十年前的《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这两个国标规定,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防涝“重现期在三年以内”,最多不超过五年。也就是说,这套标准的防涝上限是五年一遇的暴雨,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今天看来,这两个国标,就显得相对滞后了。此外,城市用地规划与排水规划,两者还存在不衔接的问题。规划过程中,很少考虑土地和地表径流的关系,没有考虑雨水排水的出路,更很少顾及雨水的综合利用。城市绿地虽是难得的透水地面,但绿地的位置通常都高于道路,许多地段的道路绿化还热衷于起微地形,不仅无法吸收附近的雨水,反而增加了道路排水的压力。

编辑:wanglongzha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