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海绵城市如何帮城市应对暴雨袭来
规划启动提升排水速度和能力
如今,山西省、太原市有关部门更是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年6月,《关于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正式下发,其中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今年5月,太原市规划部门启动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我们的“海绵城市”应该如何建设?建成后,又会有哪些效果呢?对于这点,张弛表示:“太原市首先应该完成地下管网的升级改造,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这样,雨水和污水可以‘各行其道’,提升排水速度和能力。”
确实如此,太原市在新制定的《太原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中,已明确提到,在太原市纳入规划的17个排水区域中,将分期分批增建雨水管网或是方涵,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增大雨水排退能力。而污水将全部通过管网建设,进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不再直排入河道或其余水体中,造成污染。其次,针对多年来存在的易积水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
对此,市城乡管委的负责人介绍说:“其实,近年来,太原市一直在对排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例如:以前双塔寺街沿线的地下仅有一根雨污水合用的管道,管径又小,雨水和污水都直接流入南沙河,污染水体。后来,配合南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市对双塔寺街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后,雨水流入南沙河,污水管网通过双塔寺街,进入双塔西街,经体育路流入平阳路学府街口的污水处理厂,道路沿线的雨水和污水实现分流。在近几次的降雨中,积水明显减少。截至目前,市区范围内的积水点已经减少了一多半。”
“有了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最后才能谈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张弛进一步介绍说,太原市应该结合新建小区、公园绿地、停车广场等设施的建设,将绿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推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更多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就地消纳、收集雨水,既为吸收周边区域的雨水提供空间,也为将来雨水的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太原市的城市排水及蓄水功能将得到大大提升,再遇到暴雨时,我们将远离“看海”模式,人们的出行会更加顺畅。
编辑:wanglong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