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构建成渝城市群需要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强调要以强化重庆、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和夯实产业基础为支撑,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格局。由此,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向路径更加清晰。
成渝城市群不是成都、重庆以及若干城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布局和简单组合,城市群能够成“群”的关键,在于城市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互动。成渝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以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大思路和大手笔,把传统投资置换为绿色投资,从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投资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两个层面推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角度,以“互联网+”和绿色技术投资促进绿色企业投资、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园区投资和绿色城市投资,着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耕地林地湿地资源保护及征地补偿标准、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完善合作机制。
成渝城市群应充分挖掘都市农业的绿色潜力。要着力发展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从全域无公害农产品抓起,把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为成渝城市群的老百姓提供放心“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丸子”。在绿色农业供给侧的技术创新上,要形成机械技术和食物技术相结合,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的农业系统,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宜观光旅游则发展旅游业的高效农业群,建设若干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成渝城市群要增建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着眼,成渝城市群应该加强协同,加大退耕还湖、还林的力度,成片建设森林,恢复湿地,提高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成渝城市群在重要水系每侧形成宽度20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建设1000米至2000米宽的绿化控制范围,构建城市群生态廊道骨架,形成成渝城市群大尺度的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切实为城市群发展创造集约化资源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环境保障。要坚决守住耕地、林地和森林三条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重要水源地、山洪灾害易发区、石漠化地区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这样才能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把成渝城市群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成渝城市群要加大根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力度。成渝城市群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首先就要坚定不移“把修复长江及其支流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线,保护长江及其支流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尤为重要。可以断言,成渝城市群不仅是一条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发展群落,更是关系子孙福祉的生态屏障。从区位和自然条件看,成渝城市群地处长江上游,有“川渝江水色,一带浓蓝碧”的美丽自然风貌,但同时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比如,成渝城市群不少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留不住水,是全国地质灾害最密集、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因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事关成渝城市群的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因此,成渝城市群要加快长江各支流及城市污水的治理,做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和永续利用。
成渝城市群应根据历史基础和绿色技术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实现突破。绿色产品与服务供给的“芯片”在于绿色技术。目前,我国在绿色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特别是与日本、德国相比,较为落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和加快发展。成渝城市群应重点围绕高效节能锅炉、高效节能机电系统、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煤层气及余热利用等领域,推进重大技术和装备示范应用,形成一批节能技术装备基地,创新能力和装备开发能力力争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应该关停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调整能源结构,建立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积极开发节能、降耗、防污、增效的新技术、新工艺,促使更多的企业实现有害废气废水的零排放。
成渝城市群应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既要科学开发资源,又要切实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防止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造成新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成渝城市群产生的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因此,成渝城市群要着力建设一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提升再生资源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实施再制造产业化,支持旧件回收体系建设。实施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促进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等的大规模、高值利用,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
成渝城市群应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泥处理装置、机动车尾气治理、天然气开采过程高含盐废水处理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高效垃圾焚烧和烟气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环保水煤浆等方面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形成一批具有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装备生产、工程设计和建设能力的环保骨干企业和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在城市、城镇建设及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对天然气、供电及其他管道网络,亦要作出统筹规划。建立和发展环保产业,对清洁生产、环境监测、污水垃圾处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燃煤脱硫及其他废物处理的工艺技术,应重点开发。
编辑:wanglongzhao
相关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拟建设世界级森林城市群
记者从在佛山举办的全省绿委办主任暨部门绿化和森林小镇建设座谈会了解到,广东省将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森林城市群。【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
2017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典范案例征集
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优质绿色品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追求。各级党委、政府以“生态规划、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典型性案例为基础,通过自荐、媒体推荐、上级引荐的方式,本着自主、自愿参与的原则展开。【详细】
绿色发展首先要“绿化头脑”
“在坚持绿色发展方面,必须承认我们与北欧、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差距,当务之急就是要继续加大对提高全面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让中国人的头脑‘绿化’起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