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给城市留一条回家的路
修造古城要“五原”
二战后,许多欧洲国家采取了城市更新,而不是我们现在的旧城改造,他们把历史古城看作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财富。
城市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长出来的,我主张要保护古城,因为古城是创新城市的土壤和温床。必要的情况下,历史建筑可以重建,但我希望要做到“五原”原则: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原结构、原环境。而用现代的材料和工艺仿造古代的样式,为了旅游和经济的目的,这就是假古董。
我记得西安某位市领导曾在世博会上说:“我们的城市已经重现了汉唐风貌。”坐在我身边的联合国教科文主席说这不可能的,意思是台上的人说大话。
我们永远不可能重现汉唐风貌,我们是要传承西安历史古城的文化传统,创建我们既有历史传统风貌,又有现代特点的新西安,这才是真正的任务。
大同市原市长耿彦波赴任太原前,大同市万余民众跪留。据我所知,耿在大同时把当地成片的历史街区,包括明清民居全部拆光,打算全部重建,以重现辽代城市风光。我告诉他们,大同虽然有辽代建筑(大庙),但是没有辽代的民居。明清民居群落被拆光后不久,国家文物局对大同市予以严厉批评。
大同市规划局找我去帮忙说话,但是见不到耿彦波。后来我就写了篇文章(《由“市民跪留市长”事件引发的城市遗产保护之忧》),算是告御状。在文章中我说,大同拆了真古董,却做假古董,如果都是这样的领导干部,我们的古城就保不住了。后来,这篇文章还被一本专门给国家领导看的杂志转载了。
说到底,就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不尊重,只有我们做到了对悠久历史文化的尊重,保护古城才有希望。
正在消失的木结构课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特别是传统住宅,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延安的窑洞、苏州的民居、闽南的建筑等等。现在,北京四合院已所剩无几。据统计北京原有几十万处四合院,而现在不过万余座。这对于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很悲哀的。
中国传统木结构先立柱,再架梁,后起墙,墙不承重,承重的是木构件。所以说地震来了,墙倒柱不倒。在我们念书时就有木结构课,很可惜,现在木结构课早已被取消。
我不是说都要建木结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对待古建筑的态度和认识。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在宋代已经完善,可惜现在被人们忘记了。同济、清华、武大等都没有这个专业课。说到底,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体系没有被传承下来。
编辑:li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