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建海绵型公园绿地需按快进键
苏州市绿化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包括构建集雨型道路绿化、“水路相伴”的城市绿网,以及发挥城市海绵体生态功能等等方面,苏州正按下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的“快进键”。值得关注的是,苏州东园独岛改造后,将打造成古城区最大的开放式“海绵公园”,发挥其自然吸水、自然蓄水、自然净水、自然释水的“海绵体”功能。
记者了解到,结合水系众多的特点,我市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绿地及周边集雨型洼地,通过自然地表的渗透作用,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将积蓄的雨水资源,用于城市景观和绿地养护,体现江南水乡道路景观特色。据悉,在系统构建“水路相伴”的城市绿网方面,我市注重将雨水调蓄利用与道路景观、生态环境更好地融合,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与此同时,全面整合城市自然水系、道路、绿廊和城市慢行系统,促进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
“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应与其生态、景观等功能相结合
苏州园林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爱华认为,应结合我市公园绿地的现状特点,充分考虑地方生态水文条件,重点推广具有雨水净化、雨水排蓄用等功能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形成海绵型公园绿地的生态基础设施。
谢爱华说,应优选现有的大型生态绿地,运用“海绵型”设计理念,结合景观艺术,建设综合性城市公园,使之成为海绵型公园绿地体系中的大型特色点状设施。同时,建筑密度较高、改造难度大的区域,应在道路、河岸、建筑转角等有条件的地方,建各类微型海绵绿地,做精做细,因地制宜改善雨水管理状况,并疏浚河道水系,建水岸绿廊,为城区雨水渗排、净化创造条件。
“苏州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渗透能力较弱,应多采用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等下沉式绿地,妥善处理雨水管理与景观绿化养护间的矛盾。”谢爱华说,需注意的是,下沉式绿地雨季可能长期积水,要求植物耐淹耐泡。
谢爱华认为,海绵型公园绿地的建设与维护,应与其生态、景观功能需求相结合,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本土的最佳方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他同时指出,雨水管理是绿地生态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建设海绵型公园绿地,不能忽视其本身基本的生态、美学、文化等功能。“某种程度上,完善的生态园林城市应是海绵城市;而科学的海绵城市,在绿地指标上必须是生态的”。
编辑:lianqi
相关阅读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