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

2016-09-08 09:46:22         来源:规划师杂志     浏览次数:

  2.蓄水设计

  (1)蓄水方式

  道路绿地的雨水蓄存不但能用于雨水调蓄、景观水体和景观绿化,而且可以减小径流对道路的侵蚀、削减道路雨水径流的洪峰流量,具有多方面的生态价值。道路绿地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收集到对应绿地上的雨水,还能收集到周围硬地集水面积上的汇流,因此可在降雨的全过程中加大道路整体的雨水入渗系数。

  道路绿地的蓄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种植基质层和植物吸收储蓄雨水。在基质层方面,种植的植物种类及土壤的选择是关键,应选择低密度、高空隙率、耐冲刷的土壤材料以及耐水性好、吸水性强的景观植物。二是通过专门设计的蓄水空间储蓄雨水。道路绿地常用的蓄水设施有植草沟、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生态蓄水池和生态截污池等多种形式。道路绿地应将基质层和蓄水空间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场地内部或周边道路、建筑绿地收集雨水。

  此外,利用道路绿地开发蓄水空间不仅要满足增加雨水存储量的需求,还应建立弹性的蓄水和排水联系。例如,美国波特兰12号大街的道路绿地蓄水设计便通过模拟实验表明:蓄水与径流结合的引导设计可显著提升景观对雨洪的控制能力,使25年一遇暴雨产生的径流强度降低约70%。因此,道路绿地的蓄水设计不应只是开发蓄水空间,还需依托蓄水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排蓄组合设计,通过弹性蓄水与排水的结合,实现雨水的弹性存储与弹性排放。

  (2)蓄水技术

  降雨在道路路面形成的径流会冲刷路面附着的污染物,造成各种径流污染。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路面雨水径流污染主要是由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造成的。而绿地可通过土壤基质、植物及微生物的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等作用净化径流中的污染物,将大部分的固体污染物沉积下来并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物质。由此可见,道路绿地蓄水在减少径流污染和净化雨水水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基于上述分析,道路绿地的雨水净化设计应与蓄水充分结合,通过渗透、存储、调节、传输与净化等过程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处理;道路绿地应结合用地性质与场地条件(降雨量大小、径流量大小、污染程度、汇水区位置及面积、土壤类型及结构、绿地空间形态及结构等)进行雨水资源利用的需求分析,并确定适宜的净化技术,有效利用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植草沟和植被缓冲带等设计方法与技术,实现对雨洪净化和利用的有效管控(表2)。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