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文:北大国际医院园林的传统文化特色

2016-10-08 07:59:00    作者:郭丽文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郭丽文:北大国际医院园林的传统文化特色

图20

  大环岛东侧为好风廊,形式上延续西侧的喜雨廊,将好风廊曲折东延,隔几处小园。“好风廊”取自令孤楚的《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辞三首》中“晚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寓意一夜好风,把病痛吹走,唤醒生命之花,迎接身体之春。好风廊连接静逸轩,临水小轩可静坐、可听泉、可赏鱼,可体悟。“静逸”取自千字文中:“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宁静、淡泊是健康的要素。因此,病人于静逸轩小息,悠闲自在、宁静舒畅。营造优美环境养眼,养眼如养静,养静如养心,养心如养生。静逸轩与好风廊为整个南区最佳观景建筑组合,与其小园有所区别,步入轩廊可栖息小休,静品四周静幽之境。亦可信步园内,曲径游目,静逸轩空间内外呼应,目通四方,晨曦漫步,落霞静思,坐游其间,营造出人景合一的庭院。

  水池西侧设桥生趣,桥名为“知鱼桥”,出自庄子《秋水·濠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轻步桥中,静赏小鱼,览景生情,体禅悟道,领悟“生,从容自如;死,无畏而惧”的洒脱心境。(见图21)

郭丽文:北大国际医院园林的传统文化特色

图21

  “静逸轩可听泉,意曲小径可寻幽”是此园的意境所思,也是住院楼南侧园中园,为主入口,进出之人以住院病人为主,此处小园名为“晏静园”。晏的字面结构上为日,下为安,寓意日日安康。北京大学校区的前身为燕京大学,“晏静”与“燕京”同音,在文化表达上一脉相承而非巧合。

  晏静园东侧为车行环岛,结构与住院楼主入口环岛类似。环岛的布局充分考虑消防规范及医院人流需求。环岛东侧为赏静园,“赏静”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徐九少尹见过》:“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赏静为喜爱清幽,看轻名利之义。人之病根在于“贪、嗔、痴”,欲望是病的根本。懂戒、定、慧之理方可让心解脱,达到逍遥心态,让心回归本性,悠然自得。一切放下,心静才能明示,心静方可去噪,通此之理心可愉悦,愉悦之心是康复之动力。(见图22)踏上卵石小径,进入园中,卵石可按摩脚底穴位。身体不健康,多为缺乏运动,古时人们整日赤脚劳作于田中,脚底筋络磨擦地面,促进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见图23)。轻慢小步于清幽小径,穿过通幽小处,是荷花池,荷花池模仿北京大学的勺园荷花池,池中有观蜓桥,“观蜓”取自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步入桥中,静则观蜓,动则赏荷花。荷花池畔有藕香亭,“藕香”取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静坐藕香亭,赏荷花,听藕香,是心境,是云舒,是洒脱的境界。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精神,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通过莲的形象和品质寓意与病魔斗争到底的坚韧精神和洒脱胸襟,鼓舞病人即便身处病中也要微笑面对生活。(见图24)

编辑:gu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