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地区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任重而道远

2016-10-17 11:40:00    作者:朱强     来源: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第三,自然村落的城市化与“城市清创行动”

  清代“三山五园”地区的自然村落均因为与皇家园林发生着不同形式的联系而存在,如六郎庄专门为皇室供应稻米,青龙桥镇因管护颐和园西北角的重要水闸而产生等等。因此,乡村是“三山五园”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也“三山五园”城市历史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然而,这些村落随着“皇家园林综合功能区”的解体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特定位,呈现出了同质化的趋势。以六郎庄为例,京西稻的消失使这座古村丧失了核心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及价值体系,同时城市化所带来的大量外来人口逐渐将这里变为了“脏乱差”的城中村,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眼中的“眼中钉”,一场大规模的“清创式”拆迁行动应运而生:除了六郎庄之外,颐和园北宫门外的青龙桥镇、圆明园大宫门外的一亩园等城中村都以环境整治的名义而被彻底地抹平,原住民被迁址新的安置点,原有村落的土地上仅仅保留有为数不多的古建筑和古树矗立在遗址之上。事实上,仅靠这些遗存远远不能说明原有的古村的格局和风貌,在它们还没得到得到好好研究和保护的时候,就已经被草率地拆除,并且即将按照城市的价值观和方式进行建设,这对于古村本身是极其悲惨的,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村落和街区的保护和修复,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三山五园”地区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任重而道远

颐和园与六郎庄的园-水-田-村关系(1998年)

“三山五园”地区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任重而道远

颐和园与六郎庄的园-水-田-村关系(2001年与2016年)

  156周年祭:“三山五园”地区城市风景保护任重而道远

  156年前的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城,为了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三山五园”的重要政治地位使其沦为了英法两国首要的打击对象,在疯狂地洗劫和焚烧下,多座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的园林景观在战争中均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可以说“三山五园”跟随大清政权一起遭到了致命一击。尽管在清末的同光年间曾经得到小规模的修复和更新,但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完全无法和乾隆盛期的面貌相媲美,随着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三山五园”以皇室为主导的“皇家园林综合功能区”的管护体系正式宣告解体。因此,1860年的劫难是“三山五园”历史景观崩溃解体的第一步。

“三山五园”地区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任重而道远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旧照

  时至今日,“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聚落网络已经被新的建设所包围或取代,城市化与景观单一化已经处于不可逆转的态势,这极大地削弱了“三山五园”的整体遗产价值,尽管目前正在采取相关行动,但是它所面临的困难和代价将是巨大的,必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之一的风景园林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专业技能和切实行动来弥补以往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景观带来的损失,首先是应该认真研究“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目前采取的行动是否真正有利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找到风景园林专业在未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规划建设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学科交融的背景之下实现“三山五园”城市历史景观的有效保护和恢复。

  作者简介

  朱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李雄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过去8年间,凭借对于传统园林的浓厚兴趣,对清代皇家园林进行了长时间的关注、调查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014年在“我心中的圆明园”概念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2014至今在《圆明园》学刊、《景观》、《宫廷风》杂志、风景园林年会等出版物发表文章5篇;2015年自发策划《1860-2015 北京“三山五园”罹劫155周年纪念》主题展览并在校园展出,担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讲师团讲师赴校外宣讲,并参加多次校内外学术论坛。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