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打造最美宜居水乡 江苏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探索

2016-10-24 09:43:11         来源:江苏经济报     浏览次数:

  昆山“依水而居、因水而兴”,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多了,却面临着水资源困境。“水乡的雨季应呈现一派花影婆娑、粉墙黛瓦、烟雨迷蒙的美景。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需要时再把水放出来。不能让水的问题成为水乡的减分因素。”昆山市住建局局长周继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系统解决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今年10月,昆山代表团将参加2016年世界水大会,并在城市领导者论坛上,作为4个示范城市之一发言。“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水资源管理历程相比,昆山海绵城市建设才刚起步。从2009年至今,经过数十个项目的探索和实践,越来越感受到在项目中把海绵技术落实到位,是建设者表达对城市、对土地热爱的最佳途径。”周继春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最关键的是认识的转变,要从人定胜天、过多依赖工程技术手段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国际化合作“取其精华”

  2010年,昆山率先在与美国合作的杜克大学昆山校区建设中,全面实践了美国低影响开发(LID)技术,这也是其海绵城市建设跨出的第一步。

  “我们不仅仅能从春花秋叶中,更能从水涨水落带来的环境变化中,体验四季的轮回和自然的脉搏。”在杜克大学昆山校区读书的周涵说。

  杜克大学设计师庞会涛告诉记者,该校的雨水设计考虑收集整个场地的雨水,雨水经过初期截留,流入地块西侧的花园池,并通过沉淀、爆氧、植物吸收,最终进入以微生物为媒介基础的地下渗滤系统,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用于清水花园的流水瀑布,可供人观赏和接触,之后再流入中央水池。校园内,每一处景观都是一个小海绵体,组成了杜克大学这个巨大的海绵体,在整个城市中成为改善水质、缓解雨水径流的生态细胞。

  2011年,昆山与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合作研究中心(CRCWSC)主任TongWong教授合作,在天丰时代广场设计中,探索应用澳大利亚水敏型城市设计技术。2014年,与CRCWSC签署协议,昆山正式成为CRC的国际科技孵化城市之一,每年将从其年度项目规划计划和工程计划中至少找一个大型综合项目与CRC研究与合作,展示最新的水敏设计理念和实施相关创新技术。

  本土再创新打造昆山特色

  “我们之前在城市化建设中,能硬化的就硬化、能抬高的就抬高、能快排的就快排,但这种粗放的方式虽然满足了快速建设发展的需要,但对水文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而古人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尊重自然,利用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增强雨水调蓄功能。”在学习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经验时,昆山财政局副局长夏明军发现国外的理念与中国古人的做法十分类似。海绵城市不仅是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回归,更是对脆弱水文生态的修复,是在发展和自然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当然,再先进的雨洪管理经验都不可能直接套用,而是得分析本地特色,进行再创新。针对存在的问题,昆山打造了一套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赋予园林绿地景观更多生态功能,如水质处理、水文调节、微观气候改善和蓄水滞洪;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质提出具体的处理目标,并按目标科学设计,实现雨水排放的精细化管理等。

  周继春指着洪水重现期坐标图解释,面对雨水大小,进行圩区策略的调整。如一年一遇的雨水,要维持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状态;利用管网和植被洼地,可以管理2-5年一遇雨水,也就是小排水系统;而百年一遇的洪水,则需要蓝绿走廊行洪通道来应对。

  昆山中环高架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是全国首例高架生态修复系统,市住建局海绵办王世群告诉记者,利用高架下道路绿化分隔带建设生态滞留池,处理高架汇集雨水,削减面源污染,并缓解城市内涝,同时结合道路沿线绿化、水系建立综合生态廊道,并在沿线重要节点打造多能生态公园,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宜居性。雨水花园的运行监测结果显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

编辑:gu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