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到2020年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将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初步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成符合河北省省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京津冀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将取得明显进展。
建立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林木蓄积增长价值、管护公益林成本、物价上涨指数和财力状况等作为动态补偿的依据,动态调整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地方政府可将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用作管护资金购买服务,管护资金比例原则上不高于现行补偿标准的40%。建立健全天然林保护政策体系。
实施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兴隆、滦平、怀来、涿鹿、赤城纳入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范围,构建和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安全屏障。
稳步推进退耕还湿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在衡水湖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补偿试点,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其他国家级重要湿地。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统筹当地水和外调水,保障白洋淀、衡水湖、南大港等重要湿地生态用水和生态补水水费支出。推动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管护机制,建立管护组织,确定管护人员,严格保护植被,严格控制防风固沙林的采伐。推行舍饲圈养、围封禁牧制度,预防森林、草原病虫鼠害和火灾的发生,保护防沙治沙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在河北省坝上沙化严重和具有潜在沙化危险的县(区),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
研究制定海洋伏季休渔渔民补贴制度,逐步实现海洋伏季休渔渔民补贴制度全覆盖。对压减拆解的渔船船主进行补助,并对所有转产渔民进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鼓励转产渔民发展休闲渔业和远洋渔业,对新建造的休闲渔船和远洋渔船给予适当补助。健全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
开展河流源头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全面开展燕山、太行山61个山区县(市)及19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推进重要江河敏感河段、重要生态治理区和重要湖泊生态保护补偿。积极推进永定河、滦河、潮白河、北运河、南运河、大清河、滹沱河和白洋淀、衡水湖、南大港等重要河流湖泊生态综合治理,探索建立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完善南水北调、引黄等生态补水工程体系,改善和修复重要河湖生态系统。
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生态保护补偿。在燕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永定河上游和太行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全面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启动重要蓄滞洪区生态保护补偿。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管理。对重点水域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投入力度,在白洋淀、衡水湖等重点水域积极推广“人放天养”养殖模式,规范传统捕捞业,恢复和保护野生渔业资源。
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研究制定未污染耕地保护奖励政策,积极统筹相关专项资金,加大耕地土壤污染修复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率先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保有量调整的动态补偿制度。
建立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对实施耕地季节性休耕的农户给予资金补助。对重度污染耕地集中的县(市、区)划定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生产区,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和治理修复计划,逐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制定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低毒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型地膜的扶持政策。
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扩大张家口、承德市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落实中央补助政策,逐步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制度。将太行山、燕山山区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出基本农田,逐步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的补助。(记者曹智)
编辑:Anna安
相关阅读
北京2020年重点领域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空气、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涵养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详细】
我国长江经济带将实施湿地修复工程
强化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11日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湖北生态文化论坛上,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王志高表示,将优先在长江经济带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退垸还湖等湿地修复工程。【详细】
退耕还湿 云南纳帕海湿地牛马徜徉碧波荡漾
牛马徜徉、碧波荡漾,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一片生机盎然、绿色和谐景象。【详细】
黑龙江省林业厅签署多项湿地合作框架协议
11月22日,黑龙江省林业厅与河仁慈善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美国),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分别签订了关于加强黑龙江湿地保护管理的系列合作框架协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