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试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2017-03-08 08:27:29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浏览次数:

       发改委和住建部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试点城市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产业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建设标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知识广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试点经验经过总结推广,引领带动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试点内容包括,开展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组织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和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四方面工作。具体内容包括,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评估城市不同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采集行业、社区等相关敏感性和脆弱性分布信息,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数据的部门共享机制,加强信息互通与成果互享,建立完善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等。

  申报条件:申报城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级别应为地厅级及以上,试点范围可申报本市所辖的区(县)。申报城市应具备气候特征明显、城市功能明确且有一定区域代表性等特点,城市人民政府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已有一定基础,试点方案中提出的适应措施合理明确。

我国试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为什么要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城市规划?

  近年来,国外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讨论和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以来,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更加重视。针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大背景,欧美等发达国家近些年来在政策和实践层面积极推动制定基于适应性管理理念的适应性规划。

  2010年6月,联合国减灾委员会(UNISDR)在德国波恩发起了第一届“城市与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大会”,提出建立“适应型城市(ResilientCity)”。在2011年第二届大会的“市长适应论坛”上,来自五大洲的35位市长共同发表了《波恩声明》,呼吁城市管理者自下而上地推动地方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增进城市和社区的适应能力与气候恢复力,建立城市适应资金机制,并且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城市规划与发展项目之中。

  全球大城市气候风险分布(0~10表示风险等级逐渐增大),来源:参考资料1.

  城市的人口和建筑物高度集中,无序发展容易造成灾害管理的瓶颈效应,使得小风险酿成大灾难。近些年,由于城市规划中的防灾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发展严重滞后,使得我国许多城市在极端气候灾害面前不堪一击,例如城市水灾就是由于城市过度发展超过了城市的泄洪排水能力所致。

  而气候变化对传统的灾害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改变了极端气候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使得依靠历史信息进行判断的传统灾害管理思路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其次,在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城市化地区,极端气候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其发生机理和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增加了灾害风险预测和管理的难度。

  第三,传统的灾害风险管理主要是自上而下以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风险管理思路,适应气候变化则要求从战略层面入手,注重挖掘地方资源和传统知识,同时广泛整合国家层面和国际社会的资金、技术资源,自下而上地采取灵活行动。

  可见,城市气候风险加剧的根源,并非主要源于气候变化,更多是城市过度发展导致城市脆弱性加剧,实际上也是“城市病”的另一种表现。对此,需要将城市气候风险管理的概念深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实践之中,构建适应型城市。

  国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借鉴

  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城市规划的作用。近年来,针对适应型城市的新理念,许多城市规划学者呼吁将适应气候变化和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之中。

  美国规划学会(AmericanPlanningAssociation)2008年发布了《规划与气候变化政策指南》,建议通过政策和方法的创新,推动城市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包括:制定和改进社区规划、优化交通体系、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建设,增强社会公众的风险应对意识,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和技术支持等。

  虽然发达国家构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尚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其中一些经验对于我国城市应对气候风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建立城市气候风险治理机制

  城市气候风险治理要求在现有的灾害风险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整合城市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注重政策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灵活性和适应性。

  城市气候风险治理的组织架构可以结合现有的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也可以设立独立的专门部门负责,或者建立部门信息沟通或决策平台。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治理架构有的属于扁平式,有的属于垂直式,机构形式千差万别,但是面对风险管理,同样需要进行部门协作。欧洲国家在多年的实践中拥有了一套快速反应、应对高效的灾害应急联动体系,原因在于利益相关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发挥不同的作用。

  2)将气候风险评估作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依据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灾害风险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非常重要。与传统的灾害风险相比,气候风险具有长期性和更大的不确定性。气候风险管理必须建立在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预估基础上,并且将气候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制定城市规划的科学基础。

  英国2002年就发起了“英国气候影响计划(UKClimateImpactProgramme)”,在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发展部(DFRA)的资助下,承担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与决策咨询项目。在气候影响计划的支持下,英国制定了洪水风险管理战略,根据未来气候情景预测,评估了现有的防洪基础设施能力,将防洪设计标准提高为100~200年一遇。

  3)用法律、资金、技术等手段保障城市的气候防护能力

  在城市规划中,发达国家普遍比较重视以城市安全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灾害袭来之时,最先受到考验的是交通、电力、供排水等城市生命线系统。首先,欧洲国家通过政策立法手段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更新及维护。其次,面对气候风险的威胁,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盟成员国先后制定了国家适应规划,加强了气候防护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力度。英国每年用于洪水和海岸管理的费用约为12亿美元,荷兰设计了30亿美元的防洪规划预算以保护沿海居民区。第三,高科技手段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城市规划设计协同考虑防灾减灾与生态保护

  一些城市规划学者建议将精明增长、紧凑型城市、卫星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与应对气候风险、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城市容量与人口规模控制,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结构的优化,改善城市环境问题,同时降低灾害引起的风险。

  气候适应型城市蓝绿基础设施设计

  由于自然水资源、绿地系统和城市模式的分离,加上快速城市化和雨水径流的快速管道收集,城市环境变得日益干燥。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方法便是将水融于自然环境体系、紧密与城市模式相切合,从而实现切实可行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果要设计绿地、水系网络体系,在现有城市之中引入这些绿色鲜活的脉络结构,收集、整合地表之上可见且易于管理的雨水资源十分重要。街景和公园空间功能丰富,可作为重要的功能因素被整合进入水景基础设施之中。

  公园将设计各种动态、变幻的场地设施吸纳雨水,如湖泊、生态洼地和雨水滞留区,这些场所在干燥无水之时可以作为运动、休闲场地,而当大雨来临时则充当了雨水滞留区。另外,靠近河流的公园区域应被特别加以重视,贴切的设计能够让人们与水亲近,享受独具魅力的欣赏城市天际线的辽阔视野。同时,这些场地因能够储存雨水而被定义为新型的雨水蓄积区。

  河岸的边缘线条柔美,植被葱郁,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河水自然生物系统的平衡。经生态修复的河岸区域,逐渐成为社区的宝贵资产以及休闲和社交中心。结合当地本土植物的应用,蓝绿基础设施设计为城市中的人们创造了新的居住环境和优美的景观,并有效地提升了生物的多样性。

  而街道的功能兼具多元性,除了提供交通行走以及附近街区孩子们玩耍、行走及其他社区活动的空间之外,在大雨天气,街道能够疏散雨水,提供保护建筑物的泄洪通道。

  案例分析

  1、丹麦哥本哈根应对暴雨事件的城市规划

  2011年7月2日全市大面积区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侵袭,24h之内降雨量达30~90mm。保险公司为此支付10亿欧元以赔偿暴雨造成的房屋和财产损失!以此事件作为城市创新设计的契机,哥本哈根决定制定综合的气候适应型策略以保护城市,暴雨规划方案由此而生,它在保护城市抵御暴雨侵袭的同时,能够为哥本哈根提供更多的蓝绿空间,增加城市之中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以腓特烈斯贝行政区为例,在气候适应框架之下进行的暴雨管理规划重点关注于城市的低洼部分、确保未来城市开发的可能性,并创建可持续性的排水基础设施,以保证暴雨期间洪水水位在10cm以下。

我国试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哥本哈根战略性城市暴雨管理规划,来源:参考资料2.

  该战略规划基于3点原则:

  在高地势地段滞留雨水,以保护低洼地段的安全;

  在低洼区域建立可靠、灵活的雨水径流排放方式;

  在次低洼区域进行雨水径流管理。

  通过这些战略规划,热点区域被确定下来,一系列暴雨管理规划项目在兼顾考虑其他城市规划目的的前提下被确定下来,如此暴雨规划之中,各项目便与例如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规划或城市更新规划整合。

  腓特烈斯贝暴雨管理规划项目包含以下内容:暴雨街道规划、滞留街区规划、中央滞留带规划(公园和广场)、绿道规划、传统暴雨排水管道规划。

  更多丹麦哥本哈根暴雨规划内容请查阅往期文章“丹麦哥本哈根排水防涝规划”

  2、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轴线北端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国试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坐落在北京古老中轴线的北部,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其规划设计所执着追求的。

  山水错落,负阴抱阳,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使山水空间具有了人文的意义;

  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寻求“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一样的大气魄,突出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而这正是中国上水文化的精髓所在;

  “龙形水系”,不仅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更是将中国龙图腾向世界传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创意,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构建了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公园全面应用当代最先进的景观建造技术和生态环境科技,制定出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战略,形成大量生态设计成果,用科技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公园,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过渡地带,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3、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从城市棕地到中央公园的嬗变

我国试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如何处理废弃地与城市的关系,并通过景观策略实现由“工业城市”走向“生态城市”的转型?如何通过景观方法维持南湖地上生态系统与地下煤炭开采之间的双赢?如何改善30年灾后重建以来城市经济繁荣与人民生活品质严重滞后的反差?这些是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公园因现状唐胥路的存在,形成了南北两个园区。北部园区已基本稳沉,设计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同时,兼顾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南部园区则因局部区域尚未稳沉,设计时考虑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同时,结合沉降量计算来堆叠地形,并考虑随着沉降的持续,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中央公园设计中,考虑到场地现状及将来可能发生的地形变化,实施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以林地、灌木丛、草地、湿地为主的生境结构,并使得每个区域都保持其特定的自然风貌,以对应不同的动植物群落。同时,在园区内培育优势种群,强调本地物种,并注重保留场地上原有植物,充分发挥原生植物改造环境的作用。

  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建成后,唐山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1.57%上升到44.7%,成为城市绿心,对唐山气候改善和灾害防治都有积极意义。

编辑:lud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全球变暖削弱植物“吸碳”能力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二氧化碳。不过,一项国际研究显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植物的这种“吸碳”能力受到削弱,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详细】

西藏受保护湿地面积超430万公顷

西藏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二,湿地类型丰富,是世界上特殊的高原湿地分布区。根据西藏湿地资源第二次调查结果,西藏现有8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为652.90万公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