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师隈研吾清华谈建筑与自然融合
2017年3月1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住区》杂志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加拿大西岸置业集团联合主办的“以小见大油然而生——隈研吾北京之行”讲座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各大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及社会各界共400余人参加,聆听大师的精彩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
隈研吾的主题演讲,从其作品展开,从小体量项目轻巧玲珑、透明灵动的材料极致应用,到大体量项目汲取自然、中国画、茶艺文化中的灵感,谈整个项目与环境、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他通过29个项目的详细讲解,分享个人设计理念与结构原理。在谈到他最具代表性的木结构建筑时,他表示,中国是木结构建筑领域的先驱,17世纪木构技艺传入日本后,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尤为深远,2011年日本受到地震引发海啸的巨大冲击后,日本本土建筑师开始将目光转向木构建筑。他认为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当保持谦卑的心态,使用自然的材料,将建筑与自然达到完美融合,应是建筑师应共同秉持的理念。演讲结束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主持下,他还与四位嘉宾进行了探讨交流,并与观众互动。
生于1954年的隈研吾,毕业于东京大学,是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其作品融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举办过多场个人展览。
隈研吾在中国参与设计过许多项目,曾多次到清华大学等机构举办过讲座。本次来到北京,也是为了发布其最新作品。据主办方透露,今后此类学术交流活动仍将继续,以进一步建立起中外友好的学术沟通桥梁。
附:隈研吾代表作品
(一)三里屯SOHO
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工体北路南侧,是一个功能混合、体量庞大集中,具有城市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项目。项目由5个购物中心和9幢30层高的办公和公寓楼组成,有旱冰场、带水景的室外广场将5个购物中心连接起来,将是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
隈研吾用的一个建筑手法就是一个自然形状的一种建筑手法。比如说第一个自然形状意味着什么呢?它不是四四方方,或者长方形有棱角的,它是一个圆形的,像人的身体一样是有线条的。在20世纪的时候,绝大部分建筑师都考虑的是建筑里面的空间,其实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就被遗忘了,所以在流线型的设计里面,建筑室外的空间也会变得很有意思。
(二)高柳町社区中心
这栋建筑位于高柳町的圆形村落,带有茅草的屋顶显示出传统的轮廓,它也成为圆形村落景色的象征性符号,村落中很多传统风格的房屋已经消失了。这个“雅致柔和”的建筑的用材是当地制造者YasuoKobayashi手工做出的和纸(日式纸)。双层和纸代替了玻璃和铝板。所有内部建筑元素,像地板,墙壁都覆以和纸。和纸以魔芋胶和柿漆做过防水处理,藉此发挥“脆弱材质”的潜力。
(三)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这座建筑是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的作品,叫“竹屋”。按照传统做建筑,首先要做“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但这座建筑是建在一条山沟上,充分地利用地形建造,下面一层在山沟的底下,上面一层在山沟的上面。这座建筑的外表都用用竹子包起来,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们就会想到中国,在长城边上建这样一座建筑是很有意义的,长城又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分水岭,为了避免两个文明的冲突所以建立起了长城;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东西方只有联起手恢复信任,消除敌意,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向前发展。
编辑:ludan
相关阅读
隈研吾爆改的故宫边茶室变成小商品摊(图)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详细】
东方园林PPP模式案例分析
东方园林一直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方式,从2013年开始,公司就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金融团队,探讨如何充分挖掘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和公司在业务活动中的实力,构建稳健有效的金融平台。【详细】
案例:澳大利亚悉尼公园水资源再利用项目
悉尼公园水资源再利用项目是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国家城市用水和海水淡化计划实现的。该计划是澳大利亚国家综合水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澳大利亚至今为止最大的环境计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