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园林教育论坛”主讲嘉宾介绍
2017年4月8日至9日,第七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高峰论坛将设生态城市与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与水生态水景观、地产园林、城市设计与绿色建筑等八大分论坛,广邀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参与盛会,就当今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4月8日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结束后,当天下午将有三场分论坛精彩开启。其中,“亚洲园林教育论坛”将有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台湾的三位学者,与国内三所高校的同行进行交流,介绍不同国家园林教育领域动态,分享园林教育成功经验,探讨园林教育的国际化,一起展望园林教育未来,为国内园林院校提供借鉴。
Irina Melnichuk 圣彼得堡国立林业科技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1989年获博士学位。2006-2016年任圣彼得堡国立林业科技大学景观系主任。2016年成立景观设计学院后任院长。教学经验超过30年,对俄罗斯风景园林课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促成了风景园林课程新标准的建立。
是欧洲园林院校理事会圣彼得堡林大的代表,东波罗的海园林院校可持续城市项目负责人,俄罗斯风景园林师协会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席,圣彼得堡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席,国家风景园林奖评委,圣彼得堡公共技术促进委员会专家。
发表130项以上学术著作,参与组织2015年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世界大会等国际会议。
张育森 台湾大学园艺暨景观学系主任
张育森,现任国立台湾大学园艺暨景观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人与植物学会”理事长。在园艺栽培、景观植物、绿化技术方面有很深造诣,ISA国际树艺学会认证树艺师。
2011-2016年发表期刊论文31篇、研讨会论文252篇、发明专利1项、新型专利4项。2003年被授予台湾园艺学会学术奖,2007年被授予第三十一届全国十大杰出农业专家等。曾出版多本家庭园艺相关著作,指导家庭养花常遇的花卉植物栽种、养护问题。
Greg Missingham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设计系主任
Greg Missingham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设计与实践专业副教授,兼任南京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景观、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等。在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知名学府,都曾作为客座设计评论家,发表学术论文或学术演讲。
担任维多利亚州公共工程部首席设计师8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擅长建筑景观的长期管理分析、功能可行性分析等。同时十分喜爱中国的山水园林文化,对此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和思考。研究设计既考虑到人们对于环境改善的期望,又能让人们感受到设计的艺术之美。
李敏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主任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分会副会长,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
兼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湛江市、佛山市、韶关市政府顾问暨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刘庭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995年获同济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景观设计原理、园林植物学、园林景观理论与思潮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现代与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历史与文化。现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研究所教授。
兼任《中国园林》杂志编委,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历史学会学术委员。在《园林》《中国园林》等杂志发表数十篇论文,著有《中国古园林之旅》《日本园林教程》等,曾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奖项。
刘恺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讲师
2007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硕士学位,2012年起攻读风景园林博士学位,导师刘加平院士,副导师刘晖教授,主要进行西北大中城市的城市景观理论与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面具有较好的实践与研究积累。
在《中国园林》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及教学文章9篇,主持厅局级、校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校级课程建设项目1项,参与多项实践项目
编辑:lianqi
相关阅读
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园林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
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批准,由四川大学发起,省内30余所大专院校参加的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风景园林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上午9时,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风景园林【详细】
亚洲边缘城市化:复杂多元的面貌(组图)
作为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边缘城市化现象(peri-urbanization)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带来城市格局和社会结构剧烈的变化,成为亚洲各大城市尤其是各国首都无法忽视的问题。【详细】
亚洲园林教育论坛杨舒涵、林晁伃演讲实录
这个主题其实我们当初是发现台湾常见的渔温产业地景其实对土地造成非常多的破坏,而我们是否能找到一个翻转的机制,然后来改变这个现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