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与古典园林的结合
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公园其实是被园林史所忽略的,造园师在公园上复活并创新了传统园林。许多小品的设计兼具功能,当时的施工技艺和传统形式,虽新而古。但这几十年,景观师代替了造园师,园林的传统被虚假的日式和所谓现代园林所替代。传统只能继承,然后转译,然后创新,这才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西方学术背景训练出来的景观师和建筑师基本不太会造园,但热衷脱离传统,大谈特谈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其实不过是把传统当成遮羞布而掩盖自己不关心传统,借用他山之石的事实。拿来主义不是不可以,以继承发扬传统之口拿来主义,这就是欺骗了。
在拙政别墅中,我试着学习传统造园,那么这次,我决定把江桥的所谓现代景观作为上句,八分园衔接七十年代造园精神作为下句,让这个破败三角形内院新生,它更是精致的当代立面的对偶,让园子和建筑彼此合为一体。我认为建筑和园子的总体一起才算是建筑学的。
那天我问助手得知园子占地一亩不到约四百多平米,恰好八分地,脱口而出八分园。加上我这人平时高调,这八分也可以提醒我做事做人八分不可太满。业主颇以为然,就此定名八分园。原来的荟堂则转而成为民宿的名字。
周榕批评我的建筑有些甜,过于丰富取悦他人。我是上海人,周榕又希望我的设计具有上海性。基于生活的上海性恰恰就是让人愉悦但克制的丰富性。这2000平米的建筑在空间上要显得变化丰富但彼此有联系。我既不喜欢强迫症一般的极简主义,也不喜欢浮夸的场景并置确毫无联系。我用对偶展开空间关系。园子是外,形式感复杂,建筑是内,呈现朴素。但这些朴素又有些不同,美术馆要朴素有力,而边上的书房和餐厅要温暖柔软,三楼的联合办公就要接近简陋,而四楼的民宿则回到克制的优雅,还要呈现出某些可以容易解读的精神性,在屋顶通过营建菜园向古老的文人园林致敬。
四层的民宿才是我隐藏在整个八分园的惊喜和高潮。我为每间民宿都设置了空中的院子,一个公共区域的四水归堂的天井。其实我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的空中别墅,一直想在商业地产中实现却在公共建筑上变成真实。算是我研究的垂直城市心得的一个微小的实践。每个院子都是当代的中式庭院,取材于仇英的绘画而加以提炼,这高高在上提炼过的空中院子是那个低低在下传统的地上园子的下句。八分园由此呈现出的丰富性让游园变得高潮迭起,正如古人的七言律诗,字数有限但意境丰富。
至于建筑和室内是什么样的风格,其实不太重要。从2012年起,我有些刻意模糊鲜明的风格陈述。尽管我算现代中式的始作俑者,但经过15年,我倒是希望所谓的东方西方在当下经过我展现出我个人的方式,一切为我所用而随心所欲。
我用一个节制的立面来包裹八分园的丰富性。从无极书院开始,我就如张斌老师所言在立面上制造层层叠叠的语汇来让立面变成一个空间而不是一张皮。我最后选定穿孔铝板以折扇的方式在立面上形成面纱。这面纱不是气候边界,它背后有玻璃幕墙,有院子也有阳台。我把立面看成内外之间的边疆,边疆不是国境线,它有含混的模糊地带,这就是让我着迷的地方。我热爱在立面创造这么一个模糊地带。
编辑: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