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与古典园林的结合
在一个人美术馆这个项目上,我提过,我对影子的迷恋其实出于地域气候之于人的经验,习惯使然。在八分园不同空间,我塑造了不同影子的情绪。由于园子的存在,这些影子能够明确传递温度,风和声音的信息而具有饱满的丰富性。
“我需要在创作中和作品保持距离,但细节仍然干扰着我”。建筑学一度着迷于建筑学意义的细部,现在我刻意和它保持距离,不是我不喜欢,而是需要借用工人相对粗暴的施工方式来呈现没有细部的细部。所以我对业主说边庭的围墙就不要找平抹光再上漆,就直接在基层上罩漆,我有些喜欢这种视觉的质感,但最后影子在墙上呈现国画皱法的效果,这个是意外。
在确定立面穿孔铝板的花纹时,我即兴选定了梅花,什么花纹不重要,重要的是花纹形成的穿孔是否足够在立面制造出面纱的感觉。园子的主树是原来庭院里的朴树,那么园子就围绕它展开吧。那天我站在现场,背对入口看着墙壁,我想开个月门吧,当时就是想这么做。
原来庭院里还有棕榈树,造园师试图消灭它们,而业主则有些心痛,我觉得留着就留着吧,现在它们被竹林遮掩,毫不突兀,有鸟在上面筑巢。
在入口庭院,我原本要求拆除门头然后设计了耐候钢板的门房,业主拆除了一半门头,也造了门房就一直停在那里。我是坚持我的强迫症还是纵容业主呢?我决定因地制宜,我说服业主多拆了一点保持了紧绷的边界,我要求把原来的粉饰层凿掉,露出水泥基层,不许把原门头的柱子包裹成门房外墙的一部分,把门房空间用短墙围起来形成一个前院。然后业主突然全刷成白色,就像边庭那堵有些糙的围墙。我站在前院那棵保留的香樟树下,看看竹林围绕的入口和灰色砾石的地面。
史总总是委婉地要求我思考一下围墙的设计,我先后尝试了波形阳光板,离瓦,穿孔铝板(花纹是像素化的千里江山图),铝格栅加垂直绿化,我还断然拒绝了史总提出的爬藤绿化墙。直到9月,八分园的围墙还是迟迟没动工,甚至有谣言业主不打算造了。我意识到也许是造价。我特地找到史总,重申了围墙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现在建成的围墙样式。但即便如此,围墙的造价按照幕墙公司的报价也要100万左右,但史总找了广告牌制作公司把造价减少到了40万,于是动工。
我不太关心格栅的排列形式,但我关心每个格栅的截面尺寸,我拒绝了成品铝型材,因为厚度和宽度都大了几厘米,施工方不得不定制,由此造价增加。施工刚开头,史总发来照片,问围墙格栅背后的两翼楼房的背面是否要喷成黑色,我说不急,等施工完了再看。葛俊觉得格栅的镀锌框架焊点难看,希望处理,我也不以为然。
等围墙完工那天,史总激动地给我电话说明白我的意思了,围墙的样式不重要但必须有而且不能完全封死,必须是黑色。这样的围墙把周边环境疏离在八分园之外并成为八分园的对比,使得八分园成为贴着旧物而新生的场所。我回答是的。镀锌框架也是旧物的一部分,而黑色格栅则是新物,至于什么花纹都是可以的,但花纹的最后尺寸决定审美的细致则不可放松。至于黑色才能有力把围墙和旧物切开并谦虚地成为背景是中央那个华丽圆形帷幕的下句。
沿着竹林经过前院,门房和棋牌室,推开大门就是八分园。入园几步你可以选择过桥进入美术馆,也可以继续直走进入竹林背后的餐厅。圆形美术馆两层通高,左手是书房和餐厅,右手是楼梯,正对一个月门,一棵苍松入画来,那门后是个改建原来变成臭水池的边庭。二楼是环形走廊,可以临展,也可以作为图书室和咖啡,三楼是临展和联合办公,三楼半出休息平台可以到布草间,楼梯的光线从一楼的暗到最后四楼大亮,进入四楼回首可见拥挤匆忙的城市化边缘。转而就是荟堂,一个有些小得意地藏在美术馆楼上的小天地。转过天井,走上屋顶,是个生机勃勃的菜园子,春天到,菜秸正时,微香中让我想起食庐的菜秸排翅来。四周的建筑簇拥着这个小小的屋顶,你可以轻轻叹口气,它真的是桃花源了。
编辑: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