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庭院有风景有风情
正在上海植物园举办的2017上海(国际)花展的中外庭院展示区,由11座庭院“样板间”组成,以纪念上海(国际)花展11年来的心路历程。展区内既有沪上知名园林单位、企业倾力打造的庭院作品,也有来自5个国家的国际设计师团队呈现的风格多元的“异国”花园。借由这5座异域作品,邀请广大读者品味一下外国人民对园艺的不同思考。
极具纪念意义的《泰国园》
《泰国园》是上海(国际)花展办展以来,第一个以政府名义正式参展的景点。作品为纪念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以泰国九世皇推行的“自足经济”理念为主题,让人们明白发展理论应与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存。
景点将展位分为四个部分,其中,30%的土地建成水池用于储存雨水和养鱼;30%的土地种植了粮食作物,预示着一个家庭的粮食自足,能够自力更生;30%的土地用于种植果树等其他作物;剩余10%的土地建造了泰式凉亭、花园、家禽养殖区等。
这项“新农业理论”是“自足经济”哲学中一套合理管理土地、水资源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的理论,也为泰国农民创造出最佳的收益。
饱含深意的《布拉格迷宫》
迷宫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富含着古老的哲学思想,其用意是通过复杂、曲折、不确定的道路找到出路或中心。
由前捷克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教授DraganBekic设计的《布拉格迷宫》,运用竹子这一自然界中最具柔韧性的材料,制作的小型迷宫花园。
设计师认为,自然界就像竹子一样,它可以根据人们对其的作用力由直变弯,由美变恶。以翠绿的肾蕨和艳丽的三角花点缀的外层竹林正如最初的自然界,让人类心生美好,逐渐进入迷宫后,花卉渐渐减少,色彩逐渐素雅,正如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历程,令人越发疑虑,最后迷宫出口象征人类理解自然,走出困惑,求索迷宫般的自然界。
浓缩“世界”的《百花世界》
保护自然的第一步是要研究自然,即为世间万物分门别类。日耳曼科学家们不惜踏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走在了接触自然的最前沿。
德国新锐设计师BojanBekicKlug主创的《百花世界》景点,采用麦卡托式世界地图投影法,拟将场地规划为地理大发现前的早期世界地图样板,运用5种规格的花箱以严谨的典型德式排列方式,高低错落摆放,通过碎石路和石板汀步,抽象地表达了大西洋和赤道,最终拼制成一个布满花卉植物的世界地图,意在向走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最前沿的科科学先驱们致敬。
气质高雅的《法式花园》
在规则中追求自由,在自由中追求完美,在平等中表现领袖气质,浪漫开放而活力四射,这也正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体现。
由当代法国著名园艺工程大师PhilippeBodson设计的《法式花园》,以法国的皇家庭院式小花园为设计基础。入口左边的咖啡角和蔷薇走廊,是法式园林设计中对优雅闲逸的法式生活的体现。场地中间的喷泉,将法国的浪漫与气势加以完美融合。
园内规则式布局看似简单搭配,实则却在规则之下对灌木围墙、绿篱和整形植物进行自由合理地种植搭配,以此保证整体效果的精美呈现。
耐人寻味的《橡树的古训》
在古罗马文化最后的正统继承者———东欧的正教国家中,橡树被视为最主要的精神图腾之一,代表着生机、力量和希望。
《橡树的古训》由塞尔维亚设计师SrdjanBielobaba主创并参与施工制作。作品理念源自普遍存在于巴尔干半岛,尤其以塞尔维亚为主的拜占庭文化传承国家中的“橡树议会场”,它的原型在塞尔维亚的村庄经常可以见到。
不过花展景点内“橡树”其实不是一棵真正的树,而是采用废弃金属等回收材料,以当代流行的“环境艺术”形式,搭建起的一棵大树。周围再配以各种鲜花点缀,整体呈现圆形的花园,体现了东罗马拜占庭文化的传承。
编辑:ludan
相关阅读
花卉界两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花卉领域两项成果获奖,分别为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发棣主持完成的【详细】
北京盆花淡季来袭行情持续走低
7月以来,天气炎热,北京盆花市场迎来淡季,整体销量下滑,走货缓慢。红掌价格与上月相比无较大变化;蝴蝶兰主要为租摆拿货,价格与上月持平;凤梨品质高的走货量大;绿植、小盆花等走货量下降。【详细】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