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与水生态水景观国际论坛Marja与胡荣演讲实录
荷兰都市方案事务所Marja Nevalainen(左)和胡荣(右)
大家早上好,我是Marja,是荷兰都市方案事务所的合伙人。我在城市规划设计这个领域已经工作了30多年,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论坛上向大家介绍荷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型,以及海绵城市的一些实践。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栖身绿叶水乡荷兰的蓝绿网络支撑的生态型城市建设建设模式”。
我叫胡荣,我也是都市方案事务所的合伙人,我是荷兰和中国两国的注册规划师。我们结合在两国的工作经验,我们公司也在致力于把荷兰的这些经验代入到中国的项目当中和欧洲其他的国家项目当中去。荷兰它的城市化水平超过90%,有很高城市人口密度,但是人们虽然生在城市,但却是脚踏绿地,城市离绿地的距离非常地近,接下来我们会具体来介绍城市化生态网络式城市化模型的优势,以及它的相关的一些项目和政策。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事务所,我们事务所位于荷兰的海牙,我们擅长的是水敏感城市设计,我们有一个多学科综合团队,我们擅长在规划设计当中去处理,包括雨洪管理、包括生态防洪,包括河流的生态修复等问题,通过多元综合的解决方案来塑造宜居的城市。我们在欧洲以及中国的项目当中,都是希望把荷兰的这种城市化发展理念和经验运用到本地的项目当中去,荷兰的这种可持续生态理念是寻求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平衡。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多元化的,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多公司之间的合作非常地重要,所以我们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之下,荷兰的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组成了这样一个叫做BIP的平台,大家共同地把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个BIP的平台上面包括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公司,我们是作为唯一的一个景观设计方面的公司在这个平台上面,来推广荷兰的水环境治理以及生态城市方面的技术支持。
首先让我们来走进荷兰,介绍一下荷兰,可能有一些在座的朋友们还不太了解,荷兰是一个拥有1700万人口的国家,它的人口跟我们国家许多大城市的人口是相关的,但是它有非常高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是在54%。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谚语,叫做上帝创造了人类,荷兰人创造了自己的国家,荷兰有60%的国土都在海平面以下,可以说荷兰人在治水的过程当中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在历史上也是多次证明荷兰的这种蓝绿体系与城市紧密结合的网络模型,能够去抵御很多的自然灾害和气侯变化。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城市化可能带来的一些挑战,根据预测,大概80%的世界人口到2050年的时候会居住在城市当中,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打个比方它是荷兰现在城市化率的3倍之多,到2050年期间又会有另外的5亿人进入到城市,这样会给城市化带来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方面的压力。
另外一个城市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也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球的气侯变化,对于荷兰来说,气侯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导致一半以上的国土会在海平面以下,因为海平面的上升。另外极端天气的频发也会带来更频繁的干旱,以及可能更加极端的降水,导致洪水等问题。对于资源的过度消耗,我们会透支我们的地球,每天都会有100万个新生儿降生,而且伴随着城市化率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们按照目前的这种资源消耗水平,持续现在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话,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需要3个地球。不断加剧的城市化会导致乡村的衰退,如果大量的耕作土地都变成了城市的话,怎么样保证未来的食物和供给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城市化的同时来考虑这些问题。人口、环境、交通等等资源方面的压力,使城市就像一个病人,那么这个病人能够康复吗?
接下来我们想向大家介绍荷兰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我们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荷兰的城市,比如说阿姆斯特丹它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老城,但是它仍然保持非常强的吸引力和独特的风貌,它真正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而且具有非常强弹性的一个城市。荷兰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高的一个国家,同时它的人口也是欧洲最为密集的一个城市,人口(密度)达到600人每平方公里。这几张图是体现荷兰在过去100当中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从1900年到1960年到1990年到2010年,荷兰它虽然说是密度如此之高,但是它非建设用地的比例占整个国土面积的比例是83%,建设用地是17%,所以荷兰这几十年来是寻求通过一种非常紧凑的土地发展模式,来应对它的高密度、高人口的这样一种情况。荷兰它是作为一个农业的出口大国,它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农业生产国家,仅次于美国,在如此小的一个国家,能够有这么大的一个食品的生产能力,是依靠两个层面,一个是高效的农业,另一个就是非常紧凑的城市的发展,而没有占据农业发展的地位。
我们接下来介绍两个城市发展的模型,左边是巴黎的这种集中型的城市发展模型,右边是荷兰Randstad都市圈的发展模型,通过这两种模型的对比可以看出,Randstad模型它虽然能够在经济上面承担着大都会的一种经济职能,但是它的空间分布形式是分散的网络型的,而且它的中心并不是一个高集中、高密度型的城市区,而是一个生态的滤芯。这两个模式它的人口是相当的,一个是1000万人口,一个是800万人口,但是在荷兰它大部分的住宅都是低层的住宅。荷兰的这种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模型,它具有4个层面主要的特点,以及优势,这4个层面包括紧密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对气侯变化高度的适应性和弹性,城市内部蓝绿的网络体系,以及非常强的有慢行系统和公共交通来支撑的连接性。
第一个要素也是第一个优点,就是它城市和村庄之间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荷兰城市它是有非常明确的界限的,就是国家政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每个城市的外围划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红线,城市的扩张是不允许越过这条红线的。这条法律虽然说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它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严格地控制了城市的扩张,保持了也保护了大面积的非建设用地,所以非常紧凑,但是如同一个一个花园小镇一般的这种小城市和小城镇,它坐落于一个非常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绿地体系当中,人们的城市生活和休闲娱乐,以及乡村生活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从而创造了城市、农村和生态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在2000年的时候荷兰出了一个叫做“大都市区景观”的国家战略,这个战略它是强调我们在我们的空间和功能要高度地重叠,就是要均衡城市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求,以及农村的发展、生态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所以这三种功能或者职能在有限的空间上,是高度地重叠和高度地叠加的。
我们公司承担了这个项目之后,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案例,是荷兰鹿特丹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绿地水系的规划,在这个规划当中它是鹿特丹和其他三个小城镇之间的大片三角洲绿地体系。我们公司的这个规划是利用现在的这些绿地、农田、水系以及乡镇的一些基础设施,把这些联系在一起塑造出一个非常完整的绿地体系和水系系统,以及慢行系统。同时引入非常多的休闲娱乐的功能,使得这个整体区域的活力以及空间的品质都得到了非常大的优化,这个也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无形但是非常有利的提振的作用。
这是另外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位于鹿特丹和海牙之间的一个城镇区域,我自己也是住在这个地方,它是作为坐落200万人口之间的这样的一块绿地,使得城市当中人们在骑自行车10分钟就可以进入到绿地当中去。这片绿地它不但是有非常良好的自然景观,同时它也提供了很好的生态,也是让水体能够得到自我的净化、修复,同时又有很多的游憩功能,并且提供本土非常健康的绿色的食物。
荷兰这种紧凑式的、花园生态式的城市发展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一是我们要强调绿地景观在区域发展的层面,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保护郊区、保护农业用地以及保护这些自然价值,同时我们通过基础设施网络,比如说慢行系统的网络来紧密地结合城市和郊区,并且大力地去促进农业地区的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然后我们认为保护城市周边区域的自然性,是对于城市的生活品质来说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优点,对于这种网络模型的优点,就是它对于气侯变化是具有非常高的适应性和弹性的。我们首先想要介绍的就是荷兰的圩田系统,这个圩田系统它应该是最早地体现荷兰人如何来适应环境、如何来适应气侯的一个工程,它是建于1200年的一个覆盖整个荷兰所有低于海平面以下国土的一项水利工程。它一方面是通过人工的河道体系,以及风车,以及堤防体系,还有包括泵站,通过这4项工程措施结合在一起,能够调蓄这个地方的洪水、调蓄内涝、调蓄干旱。
这个圩田系统的建造,它是能够双向的来调节,在干旱的时候它能够把水从外围引入到农田区,引入到城市内。在内部水比较多的时候或者发生内涝的时候,它能够把水进入到外围去,排到外围的河道,然后从而排到外围的海洋当中去。同时这个圩田的水道它如同细胞一般,构建起整个城市到区域的蓝绿网络,从而构建起我们海绵城市,从而构建起我们的一个海绵的国度。气侯变化带来挑战,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荷兰从国家的层面有一个2001年出台的三角洲国家发展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于滨海区域,对于来自海洋的风险的防范,叫做与自然合作,在河流区域叫做以环境与河的策略,在城市区域叫做韧性城市、弹性的城市。特别是首先对河流方面一个非常明显的观念上的转变,就是对于河流洪水风险的防范,从最早的单纯依靠堤坝来解决洪水问题,现在已经是推崇与人共生、弹性共生,将问题转化为发展契机这样的一种。
还地于河的这个策略,就是说通过塑造河流的洪泛区,让河流沿岸能够更加地自然生态,河流能够自然地流淌,同时在这个策略的指导下,让滨河的空间能够成为一个滨河的公园,让人们能够亲近河流,能够提供休闲娱乐功能。这个也是我们现在在中国的项目当中一直在提倡的策略,我们也尝试把这个项目跟中国的项目结合在一起。对于来自海洋的威胁,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理念,也就是说借助自然的力量、自然的智慧与自然来共生。我们想举一个例子,就是叫做沙动力引擎这样的一个项目。由于海潮它会带走沙滩上面的沙子,从而让海潮对城市产生比较大的威胁。利用自然的力量就是通过对于海洋、海水运动轨迹的这种,或者运动规律的了解塑造一个基础的沙盘,然后海水自然地会把沙子带入到这个区域来,逐步形成一个能够保护滨海沿线的大沙丘,同时它也能够作为沙滩,作为在内部还有潜水的区域让人们来游憩。
在城市内部我们提出韧性城市,就是在城市内部去增加很多的绿地体系,包括绿色的街道,清水的花园、清水的游乐措施,以及屋顶的花园等等,这一系列绿色的基础设施,它能够增强城市内部对含纳水的能力,并且能够增加城市内部的空间品质,让这个城市整个变得更加地宜居。下一个优势就是一个城市中的蓝绿体系的塑造,鹿特丹是被评为是世界第一的生态型的水敏感城市,它有非常高的气侯适应能力,它的资源和能源能够循环利用,也非常宜居健康地生活,所以我们把鹿特丹这个例子拿来当做我们的案例向大家来介绍。鹿特丹坐落于荷兰的西部,它是四面环水这一个城市,而且鹿特丹内部它许多的土地都是低于海平面以下,甚至有的地方低于海平面7米,所以这样就导致它有来自外在河流带来的洪水风险。同时如果它这个地方突降暴雨水量比较大,它还有严重的内涝问题,这个水因为它的地势非常得低,所以鹿特丹是用了非常大的精力来去塑造一个水敏感型的城市。
这些都是在鹿特丹内部许多含水的这样的一些项目,是已经实施了的项目,包括水渠、固定的绿化湿地、水塘等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项目分散在各个社区、各个片区当中,使得鹿特丹它有非常强的含水和纳水的能力。同时这些水渠它能够很快速地把这个地方的降水引入到城市的外围去,同时也可以看出来这些项目它都是能够为城市的生活居住空间带来非常高的品质。这是鹿特丹的水广场这样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雨水收集、利用与公共绿色空间结合在一起的非常优秀的项目。大家可以看到在平时干旱的时候,它是一个普通的广场,到了下雨的时候它的空间会发生变化,周边的雨水收集到这个广场上来,等到雨水量非常大的时候它变成了一个水池,冬天的时候甚至它可以用来作为一个滑冰的场所,所以它的空间会随着气侯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一个案例就是蓝绿城市代尔夫特,这个是代尔夫特的一个蓝绿网络的骨架。基本上荷兰的这些城市都有这样的一种蓝绿骨架,这些也是生态廊道。同时这些绿地也能够非常好地用于休闲娱乐的功能,以及城市一些活动。
这张照片是荷兰的国王、王后以及他的三个女儿在骑自行车的照片,他们体现了荷兰在慢行系统之内,就是这个蓝绿网络之内是通过密集的慢行系统来维系的,有非常好的可达性。荷兰它无愧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1/3的交通出行是通过自行车来完成的,左边的这张图它体现的是荷兰的慢行系统的网络自行车道,可以看绿色的这个区域全部都是自行车道,可以看得出来它非常密集地覆盖了全部的国土。当我们说到低碳出行的时候,当然不仅是自行车,而且自行车要强调它跟公共交通,跟步行交通的非常紧密的结合,所以我们也知道自行车它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出行的方式,非常低碳,非常健康。大家都知道我们城市的发展未来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小汽车交通的压力,但是自行车的慢行系统,以及低碳交通这样的一些交通方式,它能够去缓解这样的压力。这样的一个非常密集的交通网络,它是少不了政策和规划的支持的,所以在荷兰它也有非常全面完善的政策来支持这种低碳的出行,同时在空间上面它的规划策略也是很紧凑,78%的居民它都生活在离市中心3公里的范围之内,所以这种模式使得短距离的采用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成为了可能。
另外就是在道路的设计上面,我们不去设计非常宽的小汽车导向的道路,但是去鼓励自行车能够到达城市或者乡村的任何一个地点。一方面自行车它是与自然景观是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外一方面它也能够作为区域的通行者来使用,所以这些自行车道它会沿河流的堤防等等这些已经有的一些基础设施,或者沿着水系、绿地来设计,它会非常吸引人。同时,我们这些自行车道大部分都与机动车道分离开来,这样保证了它比较安全。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还有快速的自行车道,当人们用于区域通行的时候,他们可以使用这种快速的自行车道。当然我们也在提倡的是智慧出行,就是把一些先进的软件设施,还有一些材料等等应用在自行车出行上面,比如说电动自行车,再比如说像这一张照片,讲的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送孩子去上学。自行车它应该是一种轻松的出行方式,保持冷静来骑自行车吧。其实归根到底这个蓝绿体系,它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环境,都是为了以人为本。我们希望将这种身居城市,脚踏绿地的城市发展模型,能够推广到世界上所有的地方。未来它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的一个礼物,而是需要我们共同的去努力创造的,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规划设计师,我们身负着很重大的责任,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谢谢。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