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研制出新技术可提取史前人类DNA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报》5月2日报道,考古学家已研制出一种高度敏感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提取方法,可从早期人类居住洞穴中的岩土沉积物中提取DNA检测,进而有助于确定早期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过程。
利用这种方法,一支由欧洲研究人员及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ofWollongong)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古队伍已能在无骨骼残骸的情况下,断定洞穴内是否有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进化遗传学部门主任帕珀(SvantePaabo)称:“通过从沉积物中提取的早期人类DNA,我们就能探测出早期人类群体的存在痕迹,这是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他认为,这种方法将成为考古标准工具,就像放射性碳定年法一样。
这份论文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上。学者们研究了如何在同一岩层的沉积物中提取线粒体DNA链,还在该岩层发现了早期人类的残骸化石。他们先以新方法测试了有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及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活动痕迹的洞穴,发现沉积物DNA提取方法的探测结果与化石侦察结果一致。随后在多个未发现尼安德塔人骨骼化石的洞穴中通过新方法得出了早期人类曾生活在此的结论。
这些遗传学家的工作得到了伍伦贡大学教授、地质年代学家雅各布斯(ZenobiaJacobs)的认同。她说:“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DNA的分子钟来估算数字,但这已相当精准了。你还得确定DNA沉积物的年代来确定年谱。”
据了解,除了提取早期人类DNA外,研究人员还可通过新方法探测长毛猛犸象等早已灭绝的动物的存在痕迹。帕珀称,分析沉积物DNA的方法是一套相当有用的考古办法,相信将很快得到普及。
编辑:lianqi
相关阅读
国家文物局部署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4月16日至17日,国家文物局在雄安新区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详细】
湖北: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开建
近日,全省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会在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召开,各路专家学者齐聚屈家岭遗址所在地,共商我省大遗址保护、利用大计。【详细】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至少再建10个
国家文物局昨日在官网发布《大遗址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