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四年新疆天山绝美风景绽放

2017-06-12 08:28:52    作者:张迎春     来源:新疆经济报     浏览次数:

  

天山天池 甄梅摄

李雄心摄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各地(州)、县(市)举办以“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的110项系列活动,掀起了展示和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潮。

  此次活动的主会场设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前,其中,“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新疆考古新发现图片展”“自治区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北庭故城遗产保护摄影展”“新疆传统工艺展”等近10项展览,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巨大成果和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天山系列活动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天山天池景区举行。今日,本报刊发专题与读者一起分享我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共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本报记者梁勇

  “现在我们这里流行"绿色"盈利,我们有这么美的自然风光,是上天的赐予,更是保护生态环境后的回馈。”6月10日,阜康市哈萨克族牧民木开依·加尔肯别克说,“新疆天山申遗成功后,天山天池景区实施禁牧,世代在此以放牧为生的我就在景区附近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年收入可达12万元。”

  申遗成功4年来,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实现了稳步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最具潜力的核心区。

  来自自治区住建厅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博格达(天山天池)、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和托木尔五大遗产地片区共接待游客812.5万人次,门票收入累计达6亿多元,经营性收入达50亿多元,为实现保景富民、精准扶贫发挥了积极作用,遗产地农牧民人均年收入达1.53万元,较申遗前增长近三倍。 全力保护丝绸之路的绿色走廊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6068平方公里,缓冲区总面积4911平方公里,集中展现了天山山脉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不仅是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天上之山”,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绿色走廊。

  回顾申遗历程,全程参与新疆天山申遗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徐晓亮告诉记者,新疆天山申遗工作启动于2009年,2010年1月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心预备清单。

  三江并流项目申遗历时10年,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用时13年,而新疆天山申遗历时仅4年。徐晓亮说,现在自然遗产申遗非常难,一个国家一年只准申报一项,全国有很多省区都在排队申遗。新疆天山申遗能这么快,第一是国家和自治区非常重视,各县市都设置了申遗办,配备专职人员开展申遗工作。第二,国际因素也在促进新疆天山申遗“快马加鞭”。天山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4个国家。在我们提出新疆天山申遗的同时,哈萨克斯坦等国也提出了天山申遗,这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天山申遗由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鉴于新疆天山申遗的紧迫性,2012年1月,国务院确定新疆天山作为中国2013年世界自然遗产唯一申报项目报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

  历时4年新疆天山申遗成功 2012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新疆天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提名地禁牧、遗产展示中心建设和保护管理设施完善为重点的整治任务。根据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提名遗产地先后拆除、改造大批影响申遗的宾馆及水电站等建筑设施,关闭、改造一批工矿企业,实施了约270万亩提名地草场禁牧,150余公里的道路改建等工作。

  以天山天池风景区综合整治为例,自治区申遗专家组提出天池西王母酒店与周围自然景观不符,为此,新疆天山天池景区管委会决定忍痛割爱。2012年天池西王母酒店整体拆除,之后进行绿化覆盖。

  根据申遗工作方案,提名地核心保护区内的牧民必须搬迁。据和静县申遗办统计,巴音布鲁克提名地禁牧草场总面积达164万亩,禁牧41.31万只绵羊,涉及1087户、3804人。

  综合各区县申遗办统计数据,提名片区为申遗投入资金保守估计超过5亿元。

  201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派专家赴新疆实地考察。2013年春天,专家组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评估报告,对新疆天山申遗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公布: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新疆天山的评语中写道:新疆天山具有景观和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完整性,符合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要求。

  新疆天山申遗成功,也意味着天山天池、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5大景区将整体跨入世界顶级旅游品牌行列。 架起一座新疆联系世界的桥梁作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新疆天山跨入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实现了新疆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第10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北方地区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更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落实生态环保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自治区将新疆天山遗产地重点区域165万亩禁牧、420万亩限牧草场统一纳入新一轮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了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地方立法与配套管理制度建设也同步推进,建立起了资源环境保护和预警监测系统,并通过多层次开展《新疆天山自然遗产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宣传活动,在全疆形成了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住建厅副巡视员杨开俭指出,各申遗地要以“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为契机,不断提高遗产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水平,抓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项宣传工作,展示新疆世界遗产突出价值和保护成就。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人类共有的遗产,使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阿尔泰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遗产提名地成为“共建共享、永续发展”的和谐遗产地,架起一座新疆联系世界的桥梁。 新疆古代长城得到双向保护

  一边是传统的实物保护,一边是现代科技的“复原”,一直不被人们了解的新疆古代长城,正在得到双向保护。

  “新疆地域广袤、人口稀少,境内没有连续的高墙,这些烽燧、戍堡等由点连线构成新疆长城的主体,一方面证明了从汉代开始,中原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它起到了保护丝绸之路安全的作用,目前成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的一部分,对当前建设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更需要全面保护好它。”6月10日,在新疆庆祝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的主会场——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前,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前介绍道。

  据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新疆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长城资源共有212处,分布在新疆10个地级行政单位,40个县(市)。其中烽燧186处、戍堡26处,用土坯砌筑或垛泥片石、卵石垒砌,大多位于戈壁沙漠、雅丹地貌、绿洲边缘等地以及山麓崖口的险要位置,受恶劣自然气候环境侵袭和人为破坏,出现了酥软、裂缝、坍塌等现象,有的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对其进行全面保护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从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对我区境内的长城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市、吐鲁番市等地州县市分别对其境内的烽燧、戍堡进行抢救性维修加固、考古清理、测绘和录入信息资料,并设置保护标志和围栏,有的还修建了木栈道,方便游客参观等。

  与此同时,另一项电脑“复原”工作进行着。3年来,承担这项“复原”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人员,借助遥感考古技术,在电脑上建立三维模型,对一个个烽燧、戍堡进行“复原”。之后,再把它们连成一条条长城资源分布线,分为“汉代长城资源”“唐代长城资源南线”“唐代长城资源北线”,描画出新疆古代长城沿着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

  3年来,一边是传统的维修加固,一边是用三维模型进行电脑立体“复原”,两种不同的方式,都在努力保护和恢复着新疆古代长城的原貌,使人们更加直观、形象、完整地了解新疆古代长城的形状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加深对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民族刺绣成遗产日最美文化风景本报记者张迎春

  绣针飞舞,彩线织锦。6月10日,在新疆庆祝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的主会场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一楼大厅,来自全疆各地各单位、院校、企业的民族刺绣作品汇聚在一起,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已然是一场民族刺绣的盛宴。这些民族刺绣作品用不同理念、不同定位和不同方式,传承着文化遗产,收获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这个遗产日最醒目的一道文化风景。

  农村妇女受益于文化传承 “以前,我经常下地干活,现在,农活基本不干了,就是绣东西。”来自哈密市陶家宫乡新庄子村51岁的维吾尔族绣娘阿米娜·玉苏甫,一边低头刺绣,一边对记者说。以前,她种地一年收入2000元左右,自从去年加入了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现在,她一个月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比过去增加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2016年3月,在文化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成立后,与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及哈密市三方合作,目前已培训绣娘4170人次,开发798种哈密刺绣新产品,阿米娜·玉苏甫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展柜前,绣着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图案的抱枕和服装等,将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让人感到新颖、时尚、大气。从16岁开始学刺绣的阿米娜·玉苏甫,和很多当地维吾尔族妇女一起,通过这个工作站,不但传承着民族刺绣文化,还学会了用新美学理念进行创新,在传承与创新中,收入不断增加,她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培计划”创新理念一件件绣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传统纹饰的香包、荷包、提包、毡毯还有鼠标垫、抱枕、靠枕、抽纸盒等,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粗犷中带着细腻,摆放在新疆大学展柜前,让不少现场观众流连忘返。

  “这就是我们的"新疆手作·花之毡·各民族刺绣"系列产品,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大都是零基础,经过新疆大学培训后的大学生绣出来的,还绣得这么好。”新疆爱特尔民族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玮高兴地对记者说。

  自2015年起,文化部、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自治区“研培计划”培训工作由自治区文化厅牵头,具体培训工作委托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组织实施。目前,新疆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研究中心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240多名学员,让绣娘和大学生们在全面了解新疆民族刺绣的材质、技艺以及文化背景的同时,传承文化遗产,加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继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另一个展柜前,同样是被列入“研培计划”的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疆锦工坊”的作品。他们带来的一件件材质和工艺制作精美的桌旗、围巾、糖果型枕头等民族刺绣作品,生动曼妙,透着灵气,显得非常雅致。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负责人徐建勇介绍:“我们首先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各民族传统刺绣作品进行收集、梳理和研究,之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对学员进行培训,然后进行创新。比如,一般传统的民族刺绣品材质使用的都是平绒,现在我们把材质换成了真丝和羊绒,花色变得多样,颜色搭配趋向中色,图案还融入了现代元素等,这样一来,就给传统的民族刺绣赋予了新的现代美学理念。”

  徐建勇说:“我们对刺绣工艺要求也很高,慢工出细活,一件刺绣品,从设计到绣出来,需要2个月至3个月的时间。现在,我们还不打算卖产品,主要任务是努力推广这种现代美学理念,相信将来新疆民族刺绣传承和发展的路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做大民族刺绣产业自治区妇联展柜前,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萨亚哈萨克刺绣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扎提忙得不亦乐乎。用呢绒、皮革或毛毡制作出的一件件民族刺绣品,带着浓浓的草原文化元素,价格在35元至300元不等,不一会,他便卖了四五件女式手包和提包。

  阿扎提是如何把哈萨克刺绣品产业做大的?“这些年,我们公司的目标就是做大民族刺绣产业,在设计图案时,我们没有局限一个民族,而是选取草原游牧民族共同的元素。比如,有些花草图案,哈萨克族人喜欢,很多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人也喜欢,加之价格不高,所以,这些年我们的产品一直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畅销,光去年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合作,收入就达到了四百多万元。”阿扎提说。

  现场还有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艾迪美哈萨克民族服装刺绣专业合作社、吐鲁番市鄯善县帕提古丽民族刺绣合作社等刺绣合作社和企业带来的刺绣作品,构思奇巧,色彩艳丽,美观大方,都是这些合作社或企业,带动当地各民族绣娘们精心制作出来的。一针一线,徜徉其中,她们拿起银针丝线美化生活、描绘生活的梦想,并不知不觉地通过民族刺绣产业一点点实现,可观的收入,也让她们对未来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首发

  6月10日,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在新疆庆祝首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上正式首发。

  《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由自治区文化厅编写,一共13册,分《玛纳斯》《江格尔》《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花儿》等书籍,通过系统地梳理被列为世界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新疆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留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精髓,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龟兹石窟30年保护成绩斐然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龟兹研究院向当地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和龟兹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室,举办“时光的留痕——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30年成果展”。回顾龟兹石窟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成绩斐然。

  30年,从一穷二白到发展繁荣,新疆龟兹研究院每走一步,都传递着龟兹石窟守护者们的拼搏奉献精神。

  “龟兹石窟遗存700余个洞窟,近10000平方米壁画和部分精美彩绘泥塑,是丝绸之路珍贵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前,龟兹石窟一直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石窟建筑与壁画受自然侵蚀、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极其濒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相继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开始对龟兹石窟进行看护和管理,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保护工作。”10日,新疆龟兹石窟研究院院长徐永明对记者说。

  “新疆龟兹研究所(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前身)于1985年7月成立,当时,这里没水没电、杂草丛生,生活和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一边逐步改善和解决基础设施难题,一边加强对石窟的保护。”徐永明说,克孜尔石窟等龟兹石窟所处位置在山体周围,时常遇到雨水和洪水,他们多次进行岩体加固和洪水防治工程,以防石窟受到危害。龟兹石窟壁画大都年代久远,因各种原因,出现的各种损失比较大,他们始终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方针,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先后组建了“壁画材料研究工作室”“壁画保护修复室”和“壁画保护实验室”,用现代理念,采取现代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对其进行保护与修复。

  该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9项国家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参与了《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音乐大系》等有关龟兹石窟壁画文物部分的编纂工作,举办了5次有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在厦门、大同、杭州、敦煌以及乌鲁木齐、和田等地举办龟兹壁画临摹作品展十余次,使学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知名度越来越高。同时,该院还与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石窟保护单位以及科研院所和有关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成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一批全国知名院校的教学研究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培养更多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目前,该院确立了以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丝绸之路龟兹历史文化圈”发展战略,将“科学保护、改善环境、研究传承、教育传播、弘扬创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目标。

 

编辑:zhangtingt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新疆玛纳斯湿地国家公园迎来数万候鸟越冬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候鸟开启了越冬旅程。作为候鸟迁徙重要驿站,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日前就引来了数万只赤麻鸭、绿头鸭、天鹅、白鹈鹕等国家级保护鸟类在此栖息越冬。【详细】

新疆额尔齐斯河现雾凇景观宛如仙境

  2017年11月27日,受冷空气的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出现大雾天气,由于气温的变化,该市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出现唯美雾凇景观,晶莹的霜花、冰凝附着在树枝上,从高空俯瞰整个河谷银装素裹,洁白一片,宛如仙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