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洁:推进规划改革统筹城市规划管理
二
规划改革主要策略
(一)优化完善规划体系
在兼顾多规融合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分级管理、分区管控、层级传导、动态调整的规划管理工作机制,明晰各类规划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规划意图的传导效应,将管控要素及要求自上而下落实到不同层次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与规模,是法定规划体系中的核心。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建设用地出让的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实际建设的重要依据。
具体化,是对总规中专题性、总体性规划内容的补充,也是落实多规融合,将其他空间规划的相关规划内容转化为具体建设要求的过程。
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是城市总规的阶段性实施,也是近期建设和多规合一的协调平台。提出把近期建设规划作为法定规划体系一部分的思考。
(二)加快总体规划改革
1、围绕“五个一”要求改革总规编审内容和管理机制
要围绕“一张图、一张表、一报告、一公开、一督察”,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审批、批后监管三个环节上精准发力,形成“五个一”的规划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制。
2、以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维护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
3、强化总规实施督察和报告机制
以总规和近规内容为基底,以空间信息系统和遥感监测为技术支撑,建立权责一致、上下联动的城乡规划督察机制。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向上级政府和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提高专业人士和公众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三)深化控规制度创新
1、建立分内容 、分层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科学解决依法行政与开发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在单元和地块两规划层次之间引入“街坊”这一结构层次。
在划分街坊及下层次地块时要考虑实际社区管理及土地产权归属情况,从而保障控规实施能与后续建设管理相匹配。
以街坊作为城市社会治理和公共设施配套的基本单元,保障刚性规划要求在此层面的严格落实和动态平衡。
2、对重点地区或项目开展主动式的规划咨询/策划,研究土地出让规划条件
打破以往按控规地块图则出具土地出让条件的做法,结合国土部门的土地供应计划,在土地出让前对拟出让土地的规划指标进行经济技术论证,以及对规划方案的空间环境进行模拟,通过一系列的行政过程,重新形成一套土地出让条件,并经过土地“招拍挂”成为土地开发的合同条件。
在咨询/策划过程中,可以尽早了解市场和管理者的意见,从而避免规划浪费和土地流拍等问题的出现。
(四)强化规划研究评估
1、做厚两头,形成规划编制的微笑曲线,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规划编制前,根据需要大到城市发展战略,小至地块开发行动,均可通过研究以明确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对现实中的建设管理问题尽早提出针对性策略
发展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以此作为依据动态调整规划,对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搜集和反馈
2、加强主动研究,推动空间战略的落实
以方案、研究、策划、计划等来推动城市空间战略的落实,为法定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
3、加强规划研究,解决建设管理问题
针对建设管理的问题反馈,开展公共政策研究,形成更加综合、有效的解决方案。
4、与规划滚动修编相结合,开展侧重于城市发展状况的评估工作
应转变思路,重点从评估“上一轮”规划转变为服务“下一轮”规划决策,从仅仅针对规划制定程序和内容的评估转变为对规划实施过程和效用的评估。
(五)完善相关能力建设
1、健全相关机制建设,完善规划管理的制度保障
围绕“五个一”,通过建立年度“体检表”、定期“晒成绩单”、第三方评估,将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的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布,建立违反规划的责任追究机制。
建议有条件城市建立将近期建设规划和规划评估工作报告纳入人大审议的制度程序,以进一步提高近规的地位作用。
2、循序渐进地强化数据平台建设,为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配合广东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集成法定规划备案数据及空间信息,为城市持续发展明确底线管控要求,为政府空间决策和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规划信息和咨询服务。
同时逐步由规划信息平台向城市管理平台升级,整合城市管理相关的实时监测、网上行政、信息决策、公众参与等功能。
3、加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多方参与
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
编辑: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