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2016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7亿9298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将“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并强调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旨在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过程;同时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不仅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为其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条件。实践已证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促成农村社会的转型,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巨大变化上。
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新型城镇化要求“工业反哺农业”,提升经济产业结构。通过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用技术与产业扩散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和农业产业资本形成,用教育和技能培训来提升农村劳动力,才能实现劳动力数量增加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转换,获得新的增长动力,使得城乡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原则的指导下,政府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增强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各方面工作,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了条件。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新的经验正在被总结,同时也推动着实践和创新。在既有经验基础上,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撤并较少人口村落并将农村居民集中到较大规模社区的实践力度,为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多以村落为组织形式居住,村落之间的联接与互动受到地形、村委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整合得到的农村社区客观上改变了自然环境对村落布局的影响,并形成新的社区内和社区间关系,如社区间的合理空间位置关系、社区的利益分配关系。
农村社区极大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的实践、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等形式,优化了土地和人力资源。例如,土地流转有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有助于社区中基层组织功能的转变,如更加专注于维护土地流转农户的利益而非土地管理。再如,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为农村居民解决就地工作问题,也有助于调整社区基层组织的人口管理功能。
农村社区吸引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优化了原来布局分散的村落,促成了一定规模人口的聚集,同时也产生了农村社区治理的新力量。一方面,农村社区影响到原有村落治理结构,不仅在组织形式上不再受独立村落组织结构的局限,而且在管理内容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例如,农村社区借鉴城镇社区多样的治理形式,探索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协商形式,以逐步实现基层协商治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以往分散在两个或多个独立村落中的个体被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社区治理力量。例如,在原村落中人数较少的符合条件的非本村户籍居民、退休回乡人员等,在社区中成为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可能对社区决策与发展产生影响。
农村社区整合了相关涉农资金和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利用原来分散在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和社会资金,可以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积极利用农村社区中的公共服务资源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社区活动,有助于形成新的社区精神和文化,也有利于培育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新型城镇化改变了农村居民间的互动交往。在时空维度上,原来以平房为主的并列居住模式被改变为以楼房为主的空间叠加模式,农村居民间邻里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相比于原来的邻里关系,现在的社区格局拉近了两村或多村村民间的关系,原来不得不跨村进行的部分社会交往为楼间交往所替代,减少了交往互动成本,提高了互动效率。首先,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使社区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优越条件。在农村社区中,公共设施资源服务半径相对较小,人们生活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快捷的生活圈中。这可缓解邻里矛盾、促进邻里和睦、优化居民间关系。其次,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社区活动的开展,相较于原来各村自发形成或村委组织的活动,在参与人数、场地供给、资金支持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有助于丰富社区日常生活、增加邻里互动。最后,社区居民物质条件差异缩小,有助于居民间更为平等地交流互动,有助于形成新的共同体意识。
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社区将成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但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应依法维护农村居民合法权益、探索与原有村规乡约相衔接的治理方式。同时,学者和地方政府还应当注意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聚集了一定人口的农村社区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可维持一定规模的超市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这使得原来多村共同支撑的地方集市受到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于集市形成的社会支持网络,也即改变着农村社会中物质、人员、信息等的流动方式。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侨大学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