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之路——鄱阳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报告

2017-07-21 09:32:17         来源: 新华网     浏览次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余年前,初唐才子王勃在鄱阳湖畔、赣江之滨留下了千古名句。历经时空变迁,江西秀美本色未改。2016年,江西被列为我国首批三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最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获批。7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江西省研究了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的落实意见。坐拥整个鄱阳湖流域、正处工业化发展中期的江西,将在这次试验中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答案,给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摸索标准,探索一条通向美丽中国的绿色崛起之路。

  “好风景”何以“养”成盛夏雨季,鄱阳湖水天一色。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区象山森林公园,树木汇成林海,20多万羽鹭鸟自由嬉戏。不过,这些美丽的鸟儿也给周边的村民们带来不少烦恼。“靠近湖堤的那片低洼田,年年会被鸟儿吃掉不少稻谷。但我们不能伤害它们。”村民陶学水说,从去年开始,国家和省里下发了农作物受损生态补偿,湖区农民不再“吃亏”了。“一亩田补偿56元,全村9000多亩水田可补偿50余万元。”昌北村党支部书记陶文革说,有了农作物受损补偿,村民们护鸟爱鸟的积极性更高了。不让“人鸟争食”,是江西30多年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诠释。江西以高度的生态自觉,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的每个角落。1983年,着眼整个鄱阳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江西创造性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系统性治理理念,推动建设“山江湖”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先后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以及绿色崛起工作方针,并始终将其贯穿于全省各项工作。2014年底,六部委将江西列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上提出,江西要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30余年的绿色发展实践,让江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了担当的底气与勇气。江西省发改委生态文明处副处长康健林认为,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将对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而既要发展也要保护的江西,将在更大范围为中部省份甚至全国更多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探路。根据实施方案,江西将打造成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守住碧水蓝天,一个“绿富美”的江西正在成长。2016年,江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6.2%,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8.6%,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根据部署,江西将用一年时间消灭295个国控、省控和县界断面的劣V类水,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在开采规模位于亚洲第一的德兴铜矿,1987年就开始荒废的1号尾矿库,经历近十年的复垦尝试,今年将被种上棉花;在江西境内的昌江上游,一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正在开展。

  “先行者”如何先行“每天两趟来巡河,河床上下仔细看,哪里有垃圾,哪里有污水,蛛丝马迹火眼金睛……”清晨,江西靖安县双溪镇河北村,一阵清脆的歌声从河面飘来。歌者叫王启明,是北潦河河北村段的河长。每天清晨傍晚,他都会唱着自己创作的《巡河歌》,在北潦河上巡查。江西境内24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最终汇入鄱阳湖。以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河长制升级版,这是江西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江西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江西省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及极敏感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保护范围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1%,是全国第三个正式发布生态保护红线的省份。生态保护有红线,保护生态也会有补偿。位于东江上游源头的安远县是香港和珠三角经济圈多个特大城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长期以来,当地群众为保护生态付出巨大牺牲却得不到任何补偿,安远县环保局局长叶禄林一直为此呼吁。在试验区建设中,江西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首期筹集生态补偿资金20.91亿元;与广东签署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成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先行先试者。安远县也得到了1.8亿多元的补偿资金。江西省发改委生态文明办副主任刘兵介绍,流域生态补偿将水质作为主要因素,同时兼顾森林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因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挥棒”至关重要。6月底,一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评办法触动了江西各地干部。江西将在全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一起,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其实,对于生态考核,江西的领导干部并不陌生。2015年9月,一份审计报告在全省上下引起热议。这份报告称,新余市渝水区原区长彭某任职期间,当地林地蓄积总量有下降趋势,同时,水利资源、环境质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新余市发改委主任夏文成说,开展“生态审计”,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他们时刻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

  绿水青山怎样“变现”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释放生态红利,就要加快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步伐。炎炎七月,坐落于江西资溪县城郊的鹤城低碳经济示范园内,绿树掩映,其间一座座标准厂房有序矗立。“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为我们加工优质食品提供了良好条件。去年,公司产值达到6亿元。”从福建到资溪投资的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说。“得益于良好的生态,有意到这里投资的企业不胜其数。”资溪县委书记吴建华说,资溪错过了“三来一补”的工业1.0时代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2.0时代,却迎来了生态文明的工业3.0时代。凭借良好生态,抚州引进互联网公司,投资45亿元建设了大数据产业园,100多家企业先后入驻,去年税收超过100亿元。在抚州市委书记肖毅看来,生态保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一次转变。抓住了这次机遇,我们可以由‘追赶者’转为‘领跑者’。”与抚州一样,江西各地正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路径,大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是两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15年以来,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江西速度”。2016年,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30%,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从南昌驱车80多公里来到江西武宁县罗坪镇七里溪生态山庄,只见一间间农家客栈、驿站错落有致,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看好生态旅游的前景,在外做干菜批发生意的孙功姣回到七里溪开起了客栈。如今,她家的年收入超过50万元。“没想到身边这片青山绿水这么值钱。”站在自家客栈前的孙功娇笑着告诉记者,她正准备扩建客栈,接待更多游客。今年上半年,江西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21.4%和31.7%。“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会悄然来临!”江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沈谦芳说,江西将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闯出一条通往美丽中国的道路。

编辑:lud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西鄱阳湖迎来越冬候鸟峰值

受新一轮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影响,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数量激增,珍禽候鸟接近60万只,达到今年峰值。【详细】

2016鄱阳湖湿地“中国新歌声”歌唱大赛开幕

  11月26日,2016鄱阳湖湿地帐篷观鸟季暨鄱阳湖【详细】

江西鄱阳湖水质下降 稀土矿山生态修复慢

  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11月17日公布了江西省环保督察情况,指出江西省存在鄱阳湖水质下降、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滑、稀土矿山生态修复缓慢、饮用水源地违法排污、自然保护区违规建设等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