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三江源 中国首份国家公园条例施行

2017-08-02 09:33: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

  中国首份国家公园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于8月1日正式施行。

  据悉,6月2日,该条例由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该条例分总则、管理体制、规划建设、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社会参与等八章内容。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各项管理与保护工作今后将有法可依。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也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构成,按照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目标和利用价值划分为核心保育区、生态保育修复区、传统利用区等不同功能区,实行差别化保护。

  核心保育区以强化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保护好冰川雪山、河流湖泊、草地森林,提高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生态保育修复区以中低盖度草地的保护和修复为主,实施必要的人工干预保护和恢复措施,加强退化草地和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林地保护,实行严格的禁牧、休牧、轮牧,逐步实现草畜平衡;传统利用区适度发展生态畜牧业,合理控制载畜量,保持草畜平衡。

  条例对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管理活动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禁止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采矿、砍伐、狩猎、捕捞、开垦、采集泥炭、揭取草皮;擅自采石、挖沙、取土、取水;擅自采集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擅自引进和投放外来物种;捡拾野生动物尸骨、鸟卵;改变自然水系状态;同时禁止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违反条例规定予以罚款。

  条例中对未经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批准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科研、科考、教学实践,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天然种质资源,拍摄影视作品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采集野生生物标本,设置、张贴广告,在指定区域外搭建帐篷,使用无人飞行器等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条例规定,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的保护,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明显、野生动植物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应当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重要物种栖息地。

编辑:lud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印发

  今年年初,《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印发,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这不仅是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的铿锵迈步,更是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任务和新使命。【详细】

中国首份国家公园条例施行

中国首份国家公园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于8月1日正式施行。【详细】

国务院修改水利工程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第679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详细】

强化森林草原保护 内蒙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条例》对于提高内蒙古自治区依法防火能力和水平、强化森林草原保护、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