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之闪电河湿地公园

2017-08-17 11:08:30    作者:仇晶     来源:大众网     浏览次数: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之:闪电河湿地公园

闪电河湿地公园入口处。(仇晶摄)

  越往河北省的西北端前行,越像是走进了绿野仙踪的秘境,天空高远、白云恣意、湿地绵延,被誉为“塞外明珠·纯净之源”的张家口市沽源县就是这样一处所在,这里14.61%的面积是由湿地组成,为有效保护湿地生态资源,同时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沽源县湿地保护与建设从设想到现实、从无序到逐步规范,成功树立起地区形象的“金字招牌”,其中闪电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便是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发展标杆。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之:闪电河湿地公园

滦河神韵(仇晶摄)

  湿地蝶变:“燕赵最美湿地”也曾满目疮痍

  8月15日,“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采访团走进闪电河湿地公园,便实实在在接受了一场美景的洗礼。这里的天仿佛很高很高,可巨大的云朵却低低地飘着,阳光透过它们的间隙洒向河流和草地,流动着金色的光……世上的文字大概很难形容记者在这片“燕赵最美湿地”中见到的景象,

  可又有谁知道,多年之前这片土地还处处是荒山与荒坡。据闪电河湿地公园管理处宣教科科长崔建军介绍,为全面恢复湿地资源,沽源县对公园重要区域进行围栏封育,实施全面禁牧,对公园内的荒山荒坡进行绿化,栽植适宜当地生长的各类树木15万余株,栽植景观林19公顷,恢复湿地植被600公顷,营造绿地景观96.2公顷,保育区和植被恢复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目前湿地公园总面积达4119.9公顷。

  为了保障闪电河湿地的水源补给,保住湿地命脉,县里每年筹措资金20万元用于闪电河水库生态补水工程,采取逐级修建溢流坝的方法抬高河水水面,对闪电河中桥附近和转佛山湿地观赏体验区河道进行清淤,使水面面积不断扩大。从满目疮痍的荒地到拥有绝美景观的湿地公园,沽源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之:闪电河湿地公园

风起云涌。(仇晶摄)

  留住候鸟:恢复鸟类栖息地还将建野生鸟类救助中心

  “候鸟的天堂”是闪电河湿地的另一大特色。这里是鸟类迁徙路途中的重要停歇地,是我国三条主要鸟类迁徙路线的东部通道,为了保护好迁徙候鸟,湿地管理部门建设了鸟类监测站,进行了鸟类栖息地恢复,优化了候鸟栖息地环境,对候鸟迁徙地进行了保护,以及进行湿地保护等项目。

  通过几年的建设,来此迁徙的候鸟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黒鹳4种,增加至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黒鹳、白头鹤、遗鸥、白鹤、丹顶鹤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26种增加至28种,新发现了毛隼和雪鸮两种,湿地公园的建设卓有成效,湿地鸟类不断增加,公园还拟在草原湖鸟类观测站建设野生鸟类救护中心,更好地为鸟儿提供保护。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之:闪电河湿地公园

花海掠影。(仇晶摄)

  致富宝地:带动周边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

  采访中,记者认识到沽源的湿地建设体现的正是一个“护”字,保护水源、保护植被、保护区域生态多样性,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让这里的居民逐渐体会到了“富”字。随着湿地生态的不断修复,“京津花园”“中国欧洲”等美名的不断传播,让湿地公园成了沽源人致富的宝地。

  闪电河湿地公园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达到500余万元,旅游业的红火也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等经营模式,人均年收入可达2至3万元,真正做到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崔建军向记者介绍,保护湿地修复生态仍是目前湿地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未来还将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项目,通过该项目将湿地内尤其是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湿,主要通过流转土地方式进行退耕还湿,目前二轮土地承包到期还有12年,每年每亩耕地支付一定的土地流转费,并通过围栏封育的使其自然恢复,生态特征较差的土地进行人工种植恢复湿地植被,让这片绿色长长久久地造福人类。

编辑:lud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