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当川派园林巧遇这样一个人

2017-09-04 13:40:43    作者:林舒强     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以为,一个作者遇到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让他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展现的题材是一件幸运的事;而一个题材遇到一个最懂得它,最知道如何表现它的作者也同样是一件幸运的事。两者能够相遇,一定是命中注定的缘分。那么,一部佳作的诞生便是毫无悬念的必然了。

  听谢伟说他想以随笔的方式写一部有关川派园林的作品,我很激动。谢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随笔高手,他还对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多年的研究,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了他的文化漫游之旅,他背着行囊游走在那些令他向往的名胜古迹之间,他几乎游遍了散落在大江南北的古典名园。许多年来,他赚到的钱大都扔在了路上。他对园林的爱是发乎灵魂的爱,他还将多年的积蓄倾囊而出,建造了一座古典园林式的私家花园,为的是能够妥帖安放他那古典的灵魂。

  园林这个题材专业性很强,不是谁都可以涉笔的。而谢伟对园林的学问钻得很深,说起园林来如数家珍。他不光是懂得园林的知识和技巧,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方面的修养也是很深的。研究园林的学问不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就像学习国画和书法,只去学一些技法而不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必然没有底蕴,没有根基,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匠人。而谢伟却把这两者都抓住了,再加上他所具有的非凡的文学表现力,那他的这部作品就一定值得期待。果然,当我读到他这部作品手稿的时候,真是如饮甘泉,欣喜不已: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出许多。

  我从事中国古典园林研究二十多年了,在研究过程中读过大量有关园林建造和赏析的书籍,这些书籍大多是专业的著述,对我专业上的帮助很大。但老实讲,多数读起来都缺少美感,对普通读者来讲更显得艰涩,很难勾起阅读的兴趣。只有少数几本让我感到愉快,其中有园林理论大家陈从周教授的系列园林随笔集,还有就是谢伟先生的这部《川园子》了。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文化的多种形式在园林中都有所表现,所以,有人说,园林是中国文化的博物馆。古人造园无外乎两个目的,一是居住,一是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因此,园主品位的高低决定着园林品位的高下。而园林多为士大夫阶层所拥有,这些人又大多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园林便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诗画境界。因此,了解一些园林的知识和赏园的窍门对提高我们的精神品位是很有裨益的。

  川派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但相关著述却极少见到,即便有也不成体系,往往是对某一园林进行的一景一物的景点式介绍,或是对川派园林重要作品所作的资料式汇编。而《川园子》则是一部难得的全面展示川派园林魅力的优秀作品,它既不同于园林专家的论著,也不同于文人的园林游记。它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园林这一题材文化味很浓,也关涉历史与古典诗文书画,最适合用散文来表现,于是我们领略到了这位散文家运笔的洒脱自如和叙事的从容闲逸。他的文字,安静中有一种张力,华丽中有一种质朴,既有着厚重的文化内蘊,又充满了情趣与韵味。他不仅对川派园林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梳理,还对川派园林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同时对现存的川派园林的重要作品进行了多次游访,带领读者在园中从容漫步,娓娓讲述。于是,我们也渐渐地进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中去了。我们很难说这是一部有关园林的专著还是一部优美的散文作品,因为两者结合得那么紧密,完全是水乳交融。如果非要给这部书定一个位,我以为,这是一位深谙园林精髓的作家所创作的一部以川派园林为表现对象的随笔精品,而且是迄今为止的第一部,它集中而全面地展现了川派园林的发展历史、文化积淀、艺术风格以及建造技巧。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位园林专家、作家或者别的什么人做过如此有意义又如此出色的一件事情。那些沉寂在岁月深处数个世纪的老园子终于逢到了一位异代知己,他读懂了它们浩荡的寂寞和苍凉的心事。所以,我们实在无法绕开作者不谈,而单单来评论这部书,因为作者已然化作了园中的一棵树或者一抔土。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川园子》文字的魅力:

  那水亭点缀在微微伸向水中的小岛之上,从对岸土山夫子台之上的笠翁亭看过去,那亭小小的一点,却让人印象深刻,像是美人唇边的一粒性感的朱砂痣。亭边,一株老梅新枝灼烁,或斜探水面,或弄影入亭,真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活脱脱文清先生诗句 “文澜亭里梅花弄”的意境。  

  水的参与使庭院柔美灵秀起来,也更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性情。水略作盘桓又漫不经心地穿过那楼的厅堂,到庭院后面休息去了,花草树石都围绕着它,形成几处幽庭小景,很有些闲逸的味道。这“清逸斋”真的像一个好看的深闺女子,那表情幽怨着,缠绵着,有一点点的“糯”。 

  不到易园怎知春色如许!

  春意有些失控了似的泛滥开来,浓酽得不可收拾,将园子撑得满满当当,好像都没了人下脚的地方。我就索性不走了,坐下来,让那醇醪般的风将我醺醉,然后在迷迷朦朦中,看梧桐影乱,听桃花水喧。 

  表现园林的文字用大白话是会没有味道的,文言用多了又显得艰涩,谢伟将白话文和文言结合得难以置信地完美,形成一套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你看这两句,“看梧桐影乱,听桃花水喧”,是白话,没有人读不懂,但它又有文言的洗练与工稳,更充满了意境。我便想,没有古典文学的功底,怎造得出这样韵味悠长的句子。我读他的文字,完全被俘虏了,半天回不过神来。而他不仅在文字上独树一帜,更对园林有着独特的理解,亦时见精辟佳句:  

  我一直相信园林是有灵魂的,我们必须和它灵犀相通才能真正地了解和懂得一座园子。所以我们必须游园,方能与它完全融合,就像你爱上一个女人,天天对她说爱是远远不够的,你得与她融合,在她的身体和灵魂中漫游。 

  所以,“隐”是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最重要的特征,其基本的文化色彩是沉郁而婉转的。私园的墙总也不矮,门却显得低小,这是园主下意识的一个姿态,他所企望的是被这个世界遗忘,而绝非牢记,这便与皇家园林的钜丽、招摇恰形成了强烈对比。

  作者引领我们在园中漫游,让我们领略园林诸般美妙的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园林存在的缺陷,批评现代人心性的浮躁,很难像古人那样拥有一颗风雅而安静的心。他的笔已经由此伸展到了一个更加宽阔的领域,他试图寻找到园林与时代、与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某种深层的关联。是大散文,亦有大境界。我们甚至可以读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追问。

  而进入现代,中国的园林已经基本失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几乎是在生硬地套用西方园林的模式,却又试图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可以说,中国的所谓现代园林只是西洋园林的基本要素与中国文化母体相遇时所导致的一次可怕的宫外孕。

  我真是佩服古人的这份情趣,他们总是将自己的生活搞得那么滋味绵长,而我们现代人却几乎丧失了对生活美感的经营与玩味的本能,我们从来没想到为我们的居所取起一个有味道的名字,而全然将其符号化了。杜甫说他的家就是那“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而我们却说:我家住二环路南4 段124 号附3 号7 幢C 座5-3-12,邮编610041;我们为自己城市的两座大桥取的名字竟然叫“一号桥”“二号桥”。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不在今朝!

  《川园子》是一部有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和思想含量的作品,它让读者了解园林(特别是川派园林)的基本知识,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园林的建造技法,还告诉我们可以如何去赏园,去感受园林的意境。但它更在告诉我们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境界,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和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焦灼的灵魂将如何得到安宁,将去向何处:他说:“……于是,园林成为我们理想中的家园,是我们的躯体和灵魂最终的归宿。”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