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设计史上的璀璨瑰宝——巴格达团城的兴与衰

2017-10-11 08:07:12    作者:翻译/刘桑     来源:界面     浏览次数:


世界城市设计史上的璀璨瑰宝——巴格达团城

公元10世纪,阿巴斯王朝鼎盛时期的巴格达团城。

  现如今,一说起巴格达,人们脑海里想到的就是战乱,这座城市几乎已经彻底沦为了内城衰落和极端暴力的代名词。然而,在1250年前,巴格达的建立绝对是城市设计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不仅如此,它也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这座城市的诞生,就像是一颗北极星,引领着古老的伊斯兰文明的发展。

  与大众的普遍认知不同,巴格达是一座古城,但它却并不古老。公元762年,阿巴斯王朝第二位哈里发(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宗教领袖)“胜利者”曼苏尔(al-Mansur “The Victorious”)选中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一个叫巴格达的小镇,作为其帝国的新都城。相比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曾经涌现过的诸多历史名城——包括公元前七千年的尼尼微(Nineveh)、公元前四千年的乌尔城(Ur)和公元前三千年的巴比伦(Babylon)——巴格达只不过是一个自命不凡、野心勃勃的新兴暴发户。

  而相比于乌鲁克(Uruk),巴格达更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乌鲁克同样是一座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老城镇,据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乌鲁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人口据估计约有8万。有些人认为,阿拉伯语当中的“巴比伦尼亚”(Babylonia),即指伊拉克,就是从这座古城的名字Uruk衍生而来。

  借助关于巴格达城市建设的详细记载,我们得以细致而深入地了解这座精心设计和规划的城市。比如说,据史料记载,当年曼苏尔在为新都城选址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他乘船往返航行在底格里斯河上。最后,有一群聂斯脱利派(基督教教派)的修道士给他推荐了这个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令人满意的地方——巴格达(意为“天赐”),而早在穆斯林到达之前,这群修道士就已经在那里了。

世界城市设计史上的璀璨瑰宝——巴格达团城
巴格达地理位置示意图。

  亚库比(Yaqubi)是9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万国之书》(The Book of Countries)。亚库比认为,巴格达坐落在底格里斯河上,又靠近幼发拉底河,地理位置优越,便于通商贸易,使得它具备成为“宇宙的十字路口”的有利条件。而在此基础之上,到亚库比开始写作的时候,被誉为“和平之城”的巴格达就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中心,繁荣的伊斯兰地区的首都,还是许多充满开拓精神的科学家、天文学家、诗人、数学家、音乐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们的聚居地。

  曼苏尔同意在巴格达建立新都之后,就立马着手进行城市设计规划。据史料记载,整个巴格达的城市规划工作都由哈里发亲自完成。在严格的监管下,他让工人们依照圆形的城市设计,用煤渣在地面上画出线条轮廓。完美的正圆形设计意在致敬欧几里得几何学,因为哈里发热爱欧几里得几何学说,并对此颇有研究,于是就将其体现在了城市的设计当中。之后,他穿行在这些地面平面图之上,通过他的批准之后,工人们就会在煤渣上放置一种在石脑油(液体石油)中浸泡过的棉球,并将其点燃,用以标记出修筑大规模双层外墙防御工事的位置。

  规划完成之后,皇家占星师宣布公元762年7月30日这一天是动工的吉日,曼苏尔便在这一天亲自向真主祈祷。在奠基仪式上,曼苏尔放下了城市建造的第一块砖,随即命令全体工人开始行动。

  这个伟大的城市建造项目是巴格达城市历史最为独特的一个方面。以皇城为圆心,距离4英里处,巨大的砖墙从底格里斯河沿岸拔地而起,成为了曼苏尔“团城”(Round City)的标志性特征。公元11世纪的学者阿尔·哈提卜·巴格达迪(Al Khatib al Baghdadi)是《巴格达的历史》(History of Baghdad)的作者,这部作品记载了许多关于巴格达城市建设的珍贵资料和信息。书中记录到,外墙从高度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最下面一部分,每一层都由162,000块砖砌成,中间一部分,每一层是15万块砖,而最后一部分,每一层是14万块砖,之间用成捆的芦苇连接在一起。外墙高80英尺(约24日),顶部有城垛,两侧修建有堡垒。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深深的护城河围绕着城墙。

世界城市设计史上的璀璨瑰宝——巴格达团城
1918年,巴格达城内的一条街道。

  巴格达城市建造所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惊人。成千上万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法律专家、测量师,还有木匠、铁匠、挖掘工人和普通的劳工,都从阿拔斯王朝各地聚集到这里,参与到团城的建造当中。首先,他们展开调查、测量,挖掘地基。然后,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长期河水泛滥,没有采石场,他们利用经过日晒和烧制而成的砖块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一砖叠一砖地垒砌起这道要塞般的城墙。这是迄今为止伊斯兰世界中最伟大的建造项目:亚库比估计,大约有10万名工人参与其中。

  整座城市的圆形设计也是一项惊人的创新。哈提卜对此深表赞同:“他们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另一个像巴格达这样的圆形城市。”城墙上有四道等距离的城门,分别连接着四条笔直的大街,从城门穿过城区,延伸向城市中心区。西南面的库法门(The Kufa Gate)和东南面的巴士拉门(the Basra Gate)都通往萨拉特运河(Sarat canal),而这条运河处于水道网络系统的关键位置,幼发拉底河的河水正是由此汇入底格里斯河,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西北面的沙姆门(The Sham Gate)则连接着通往旧都城安巴尔的主要道路,穿过荒凉的沙漠,就能到达叙利亚。而西南面的呼罗珊门(the Khorasan Gate)靠近底格里斯河,通向跨河的浮桥。

世界城市设计史上的璀璨瑰宝——巴格达团城
巴格达古城墙上遗留的最后一座城门。

  这种用绳子将小船绑在一起、两端分别固定在河岸上所组成的船桥,也是巴格达这座城市最引人瞩目的标志之一。这些桥梁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因为构造简单,数量也在不断波动。直到20世纪英国人来到巴格达,并在底格里斯河上建造了一座铁桥,河道上才第一次出现了永久性的建筑结构,原有的桥梁设施被取代。

  在四道城门上面分别筑有四座门楼,设立在城门入口高处的主墙上。向内,可俯瞰整座城市;向外,可看到数英里外底格里斯河水域茂密的棕榈树林和翠绿的原野。呼罗珊门的门楼顶端有一间大型接见室,曼苏尔就特别喜欢在这里乘凉,躲避下午的炙热高温。

  从城门处分别有四条笔直的大道延伸至城市中心区。道路两旁排列着圆顶的拱廊,里面有商店和集市。许多小道从这四条主干道上发散出去,通向一连串的广场和房屋。而主墙和内墙之间有限的空间规划,则体现了曼苏尔的设计意图:将城市的心脏地带留出,作为皇城的所在地。

  巴格达市中心有一个巨大的中心围场,直径约6500英尺(约1980米),而皇宫就坐落在围场的中心地带。除了皇宫之外,围场中还建有哈里发子嗣的官邸,其他皇室成员和仆人们的住所,哈里发的厨房,骑兵卫队的营房和其他政府机构的办事处。围场正中心的一大片区域仅有两座建筑:大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和哈里发的金门宫(Golden Gate Palace),它们是全城最为精心修缮的两座建筑物,是伊斯兰世界的典型标志,象征着世俗权力和精神权威的结合。除了曼苏尔之外,任何人不允许在这块中心区域骑马,即便是他的叔叔因痛风而腿脚不便,也不得以身体不适为由享受特殊待遇。

  有人同情哈里发这位年迈的叔叔,他老弱的身躯就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但曼苏尔却不为所动。曼苏尔说,可以用担架将他抬进中心区,但这种担架通常供女性使用。年迈的伊萨(Isa)叔叔觉得:“这会让我在人民面前抬不起头。”但哈里发尖刻地反驳道:“他们根本就看不到你这个样子,你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世界城市设计史上的璀璨瑰宝——巴格达团城
2005年,巴格达发生爆炸事件,一座曼苏尔的雕像被击中。

  曼苏尔的宫殿金门宫气势恢宏,建筑占地面积达三万六千平方英尺(约3344平方米)。这座建筑最引人瞩目的特征是主接见室上方130英尺(约40米)高的绿色圆顶,在方圆数英里以外的地方就清晰可见。圆顶上屹立着一位手持长矛的骑士,哈提卜表示,这个骑士雕像的作用就类似风向标,当敌人来袭时,骑士手中的长矛就会指向敌人出现的方向。曼苏尔的大清真寺(Grand Mosque)是巴格达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象征着对真主虔诚的敬仰。大清真寺占地面积高达9万平方英尺(约8361平方米),着重彰显出阿巴斯王朝是真主在这人世间最强大、最杰出的信奉者。

  到公元766年,曼苏尔的“团城”建设工程竣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公元9世纪的散文家、博学家和辩论家贾希兹(al-Jahiz)毫不吝惜的表达了对这项工程的赞美:“我见过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城市。在叙利亚地区,在拜占庭帝国境内,还有其他一些地方,都有许多以其结构坚固的设计建造而闻名的城市。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城市能够与巴格达相媲美,它的城墙高耸、设计规整,集众多优越条件于一城之内,而且城门宽敞气派,防御工事完备。”而且,贾希兹特别欣赏这个城市完美的圆形构造:“仿佛整座城市都是从一个成型的模具中铸造出来的。”

  可惜的是,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亲眼见证巴格达团城昔日的辉煌。曼苏尔圆形城市的最后一批遗迹在19世纪70年代早期被拆毁。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宰相米德哈特·帕夏(Midhat Pasha)极力推行现代化改革,而残存的古老神圣的巴格达城墙,也在改革浪潮之中被摧毁。从那时候起,巴格达的市民们更是一步一步远离了自己国家的首都中心。

  在曼苏尔统治时期,这些市民就被禁止进入城市中心的内部圣殿。而在巴格达建城的12个世纪过后,萨达姆政权将位于团城原址西侧偏南的Karadat Maryam地区作为政府根据地,派重兵驻守。在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之下,20世纪的伊拉克国民们依然不被允许进入到巴格达的中心区域,否则将以死论处。2003年,在美军的占领下,这片面积6平方英里(约15.5平方千米)的区域更是变成了戒备森严的“绿区”(Green Zone),曾经辉煌灿烂的都城变成了一片混沌的地狱,也依然是伊拉克人民触不可及的禁区。

  而现在,历经12年的波折,这片“绿区”终于再次向巴格达人民开放。然而,对于经历过极端血腥历史的伊拉克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因为他们的国家早已在纷繁的战乱中四分五裂。伟大的巴格达城仍在,但它的人民却一次又一次被可怕的暴力所吞噬。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天津第32届运河桃花节举办

3月17日,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如约而至。在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微风轻拂,桃红柳绿,人们三五成群地踏青、赏花,赶赴一场浪漫的春日之约【详细】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海南大山泰景观承建国家公园大门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领导肯定...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大门,陈俊霄向调研组汇报了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建设情况,章新胜对陈俊霄参与设计、海南大山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公园大门(五指山)项目的创意主题【详细】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海南首个园林式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坐落在三亚市荔枝沟路殡葬服务中心内、烈士纪念园旁,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详细】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