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地质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1月在38届大会上,批准将保护地质遗迹的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遗产、人与生物圈并列,列入其活动计划之内,三者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地质遗迹与自然遗产的异同与关系。
1.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的定义
自然遗产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11月22日通过了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第二条下列各项应列为“自然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景观;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地文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到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在充分理解《世界遗产公约》对自然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将自然遗产定义为:大自然留给人类的能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例证或具有美学价值能供人类游赏的自然区域。这些区域:
能显示的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痕迹、结构;
保留有生物演化过程中遗存实物或群落;
具有独特、稀、美妙的自然地貌境域
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留存在地球表面的尚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反映地球演变历史的记录和物证。
地球已经有45亿年历史,在地球形成初期,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使地球内部的温度升高形成熔岩,熔岩向外喷发形成火山,火山喷发出大量元素、气体和水蒸汽。水蒸汽的冷却使地球上有了大量的水。在低洼处形成海洋,在高地处形成陆地。原始大气初期不含氧气,充满了碳(甲烷)、氮(氨气、胺)等气体。地球大气层氧气最初出现于甲烷(CH4)参与的水的光解作用:CH4+4H2O--CO2↑+6H2↑+O2↑
直到距今35亿年前的太古代,少量的氧和水汽产生了最原始的生物(蓝藻),开始有了光合作用,大量产生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的氧气越积越多。直到震旦纪(距今18--8亿年)除蓝藻外,还产生了绿藻、褐藻和其它大型藻类,光合作用增强,大气中氧气浓度达到1%左右。到寒武纪(距今约5.4亿年),出现了原生动物,水生藻类向陆上发展,产生祼蕨。到泥盆纪(距今约4亿年),陆上蕨类植物大量繁殖,此时大气中氧气浓度达到10%。大气上部开始形成臭氧层,吸收太阳的紫外线,避免了对动物的伤害。
到石炭纪(距今3.4亿年)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开始出现,裸子植物(松柏杉等)大量出现,森林大量覆盖陆地,森林的光合作用增强了固碳制氧功能,臭氧层得到加强,促进了氧气积累。到了二叠纪(距今2.9亿年)大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20%左右。到了侏罗纪(距今2亿年)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大气成份与现今类似,氧气浓度达到21%。这以后植物品种和数量大增,为恐龙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由于恐龙过度繁殖或偶发因素(小星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到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被子植物出现,品种数量大增,哺乳动物大量繁殖。到第四季(距今200万年)前后灵长类和人类出现。
地球在上述演化过程中,在其表面留下了大量的痕迹、物证,这些被科学家称为地质遗迹。也正是通过这些地质遗迹,我们知道了地球45亿年来的变迁。
2.地质遗迹在自然遗产中的地位
人们通过留下来的大量的地质遗迹,使我们能够了解地球发展变化;使我们了解大气和水的出现、生命的产生、植物动物群落从茂盛到灭亡的过程;使我们了解所处的世界的过去、今天,并将预测未来,甚至了解人类自身。这些地质遗迹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而言是特别重要自然遗产,必须得到保护。我们的地球还在运动变化中,火山、地震、地质灾难还在不断发生,形成新的地质遗迹,成为新的自然遗产。新的自然遗产将对人类生存产生巨大威胁,研究其变化规律,对于人类来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在自然遗产中,还有存留的未被破坏的生物群落、濒危动物植物品种及其境域等。这些自然遗产十分脆弱,对人类生存来说十分重要,也必须得到保护。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有充分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上升的国家的国策层面,本文不用细论。
在自然遗产中,地质遗迹,是其它自然遗产的母体,所有的生物、地貌及其境域中的自然遗产都是产生于母体之上的。保护地质遗迹,就是保护了自然遗产的根本。这一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宣传。
3.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自从1985年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目前止,我国已经有52处遗产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35处世界地质公园,其中
世界自然遗产(12处)
四川九寨沟
四川黄龙
湖南武陵源
云南三江并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南方喀斯特(含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广西环江等七处)
江西三清山
中国丹霞
中国澄江化石地
中国新疆天山
湖北神农架
青海可可西里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世界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双称号(10处)
安徽黄山
江西卢山
广东丹霞
湖南张家界(湖南武陵源)
云南石林(中国南方喀斯特之一)
山东泰山
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江西三清山
湖北神农架
甘肃敦煌
作者简介:
李同德,高级工程师,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总工。主要著作有《地质公园规划概论》《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旅游地学大辞典》(部分条目)等。近年来主持完成及合作完成了包括二十多项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规划。
编辑:guoai
相关阅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文化【详细】
北京林业大学成立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日前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林业、生态等领域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任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任名誉院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