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城市公共空间让市民共享

2018-01-03 10:03:46    作者:纪玉     来源:新民晚报     浏览次数:

  2017年最后一天,一个承诺如期兑现: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想亲近上海的母亲河,有了更多的去处;最精华、最核心的黄浦江两岸,重归市民怀抱……

  这次浦江两岸贯通开放,有一个关键词:公共空间。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质量,经济发展当然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同时,人文环境、生态水平、宜居程度等也已成为越来越有分量的要素。一座城市,只有以人为本,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它的发展才是平衡且可持续的,它的魅力才能经久不衰、与日俱新。打开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让市民共享更多的城市资源,提升市民的生活体验,正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在现实中的落脚之一。

  城市生活中的不少矛盾,其实是公共空间不足引起的。加大公共空间的供给,一些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在贯通开放的滨江公共空间,市民可以漫步、健身、休闲,自然环境、文化体育设施、配套服务设施还会有进一步的升级。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不仅要成为上海的一个标志性景观,更要完善功能,让市民感到便利、好用。只有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了紧密联系,才真正称得上“公共”空间。这就需要多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寻找不足,尽力弥补,让这45公里公共空间成为市民共享、乐享的平台。

  滨江45公里贯通开放,是一个不寻常的“大动作”,但其中包含的打开公共空间的理念,对整座城市都适用。怎样利用好上海“寸土寸金”的空间资源,不仅让经济得到更高质量发展,而且让城市的软实力得以提升、让市民更多地共享成果,是一个需要持续更新理念、不断加强实践能力的课题。既要有滨江45公里贯通开放这样的“大动作”,也要有城市公共空间的“小修补”。“大动作”的空间供给量大、效果明显,但不可能常有;“小修补”的空间供给量小,但与市民日常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把“小修补”们加起来看,能量也不小。比如一些社区的“微改造”,对原有公共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之后,不仅环境变好了,功能性也加强了。

  城市,因人的聚集而生,因而也要为人服务。打开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让市民享受更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生活,城市就会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编辑:gu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让艺术点亮城市公共空间

  秋冬之时,为方便公众观赏落叶美景,不少城市推出了定时的【详细】

北京针对城市公共空间问题改造城市公共空间

  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数量不足、功能单一、品质不高等问题,北京市发改委日前牵头制定了《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在东西城开展10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建设,通过小而美的改造提升为居民带来身边【详细】

共享单车如何合理使用城市公共空间?

  共享单车发展迅猛,在给老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用户随意停放,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针对于此,专家建议,应借助技术手段,转变治理思路,应对共享单车发展对城市治理带来的挑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