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点赞中国“海绵城市”:街道变绿 能对抗洪水
英国《卫报》2017年12月28日刊登作者海伦·罗克斯伯格的文章,题为《中国“海绵城市”让街道变绿,以对抗洪水》。
文章称,在上海临港地区,人行道边上种着一排排树,街心花园和公共广场种满了植物。竖在吊车与建筑工地之间的规划图显示,新建筑包围在公园、溪流和水景之间。
作为上海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它正在尝试一种生态方案,以便在这个长期面临海平面上升风险的沿海城市,取代传统的防洪和排水系统。
文章称,中国水泥森林的迅速崛起导致不可渗透的坚硬路面经常会阻碍水流的自然走向,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海绵城市”概念重点是要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例如湿地、屋顶植物和雨水花园。
凯迪思中国区水管理主管哈文梅说:“在自然环境下,大多数降雨会渗透到地下或收集成地表水,但大规模坚硬路面的出现破坏了这个过程。现在,城市中只有约20%的雨水渗透到地下,因此打破了自然水循环,造成水涝和地表水污染。”
在临港,宽阔的街道都修建了可渗透人行道,可以让水流进土壤里。中央隔离带用作雨水公园,填满了土壤,种上了植物。巨大的人工湖滴水湖有助于控制水流,建筑物也修建了绿色屋顶和水箱。
文章称,2015年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倡议,16个城市成为试点,之后试点范围将扩大至30个城市。
据悉,到2020年,政府希望每个试点城市20%的建成区具备海绵城市功能,这意味着至少70%的雨水能被储存、再利用或被地面吸收。到2030年,每个城市要有80%的面积能满足这一要求。a
编辑:guoai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